主持人:謝謝!下面有請杭州市政府經濟顧問金勝山發言。
杭州市政府經濟顧問金勝山:
尊敬的各位來賓、各位朋友,女士們、先生們:
首先,請允許我代表杭州市人民政府,向各位來賓和朋友致以誠摯的問候!
杭州位于中國東南沿海,是浙江的省會和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長三角中心城市之一,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著名的風景旅游城市。杭州現轄八個城區和五個縣(市),全市面積16596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3068平方公里;全市戶籍人口672.35萬,常住人口786.2萬。
近年來,杭州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著力推進城市化、工業興市、旅游西進、開放帶動和環境立市戰略,圍繞建設“生活品質”的要求,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杭州國內生產總值連續17年保持兩位數增長,2007年全市生產總值(GDP)達到4103.89億元,按戶籍人均GDP突破8000美元;財政總收入788.42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391.62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684.13億元;杭州是浙江省民營經濟第一大市,全國民營企業500強中杭州有65家;杭州已與世界上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直接的貿易關系,進出口總額434.26億美元,其中出口299.66億美元,進口134.60億美元;已有外商投資企業8999家,58家世界500強企業來杭投資91個項目;全市三次產業比重為4.1︰50.2︰45.7;年末本外幣存款余額9310.97億元,在長三角城市中僅次于上海;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1296.31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689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9549元。杭州市連續被世界銀行評為中國城市總體投資環境最佳城市第1名、被美國《福布斯》雜志評為中國大陸最佳商業城市排行榜第1名、被新華社《嘹望東方周刊》評為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第1名。杭州還榮獲中國最佳旅游城市稱號,被授予中華環境獎。民生質量綜合得分位居全省首位。
杭州目前經濟總量在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中排名第3,正處于新的發展起點上。要以解放思想為先導,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創業創新”、“做強做優”、“文化文明”、 “民生民主”為工作重點,堅持好字優先、穩中求進,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生活品質,加快建設覆蓋城鄉、全民共享的“生活品質之城”。
一、創業創新,引領“和諧創業”、建設創新型城市
大力發展知識型、文化型產業。實施人才創業“行動計劃”,鼓勵支持知識分子和文化人創業,鼓勵支持大學師生、科技人員創業,鼓勵支持各類人才創業,推進全民創業,提升杭州創業的層次和水平。充分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加強創業規劃,完善創業政策,搭建創業平臺,破解要素制約,優化政府服務,同時充分尊重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企業的主體作用,形成推進“和諧創業”的強大合力。既要以改革促開放,更要以開放促改革,在開放中增創體制機制新優勢,提高杭州經濟國際化程度。緊扣提高自主創新能力這條主線,著力整合創新資源,培育創新載體,加快推進開發區(園區)和工業功能區、國家級基地和試點、科技孵化器、科技中介服務機構和公共服務平臺等創新載體建設;把調整優化產業結構作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基本途徑,實現產業高度化,搶占發展制高點。堅持先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兩輪驅動”,實施“工業興市”戰略,落實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改造提升傳統優勢產業、適度發展重化工業的方針,打造長三角先進制造業基地。堅持生產者服務業與消費者服務業并舉,加快發展八大門類現代服務業,實現從“杭州制造”到“杭州服務”的歷史性跨越。構建空港經濟圈,打造長三角綜合交通物流中心。加快發展信息與軟件服務業,打造“中國電子商務之都”和“中國網商中心”。規劃建設金融功能區,打造長三角南翼金融中心。加快發展服務外包,把杭州打造成為我國重要的服務外包基地城市。以招商引資三年行動計劃為抓手,實現新一輪招商引資“五年倍增”計劃,加快發展外向型經濟、省會經濟、總部經濟、樓宇經濟、研發經濟。實施大企業大集團培育計劃,培育高成長性的中小企業。抓住杭州作為全省綜合配套改革試點的機遇,率先建立起充滿活力的創業創新體制、改善民生的社會管理體制、科學高效的行政管理體制。
二、做強做優,做強城市、做優環境
堅持以工促農、以城帶鄉,把發展都市農業,繁榮農村經濟作為首要任務,確保2008年全市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超萬元。實施“城市東擴、旅游西進,沿江開發、跨江發展”戰略,加快“三副六組團”建設,全面推進區域合作,搶抓長三角地區率先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的歷史性機遇,接軌大上海、融入長三角,打造增長極、提高首位度。推進重點項目建設,促進固定資產投資適度增長。繼續推進城市形態有機更新,加快錢江新城建設,以道路、河道有機更新帶整治、帶保護、帶改造、帶建設、帶開發、帶管理,加快背街小巷改善、支小路新城(新城博客,新城新聞,新城說吧)小路改造、市區河道綜合整治與保護開發等工程,拓展“數字城管”,擴大“四化”管理覆蓋面。圍繞建設國際化城市定位,著力培育國際化的高端產業功能、旅游休閑功能、城市商務功能、科技文化功能、生態人居功能、交通物流功能。堅持以“環境立市”為核心戰略,做優城市環境、提升城市品位。圍繞“改善生態環境、發展生態經濟、培育生態文化、建設生態文明”要求,以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目標責任制為龍頭,建設生態市。加強環境污染整治,重點抓好水、大氣、土壤污染防治,加強城鄉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等環保基礎設施建設。把節能減排作為重中之重,發展循環型工業、農業和服務業,推進節能、節水、節地、節材和資源綜合循環利用。加快打造“國內最清潔城市”。
三、文化文明,繁榮文化、提升文明
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積極保護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推進歷史文化遺產的挖掘、整理和展示,抓好南宋皇城遺址綜合保護、中山路綜合保護與有機更新等建設,以及小河直街,拱宸橋西等歷史文化街區保護,保護發展“老字號”,加大“西湖·龍井茶園”、良渚遺址、京杭大運河“申遺”力度,加強國家和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傳承、弘揚工作。加快構建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實施重大文化產業項目帶動戰略,建設文化產業基地和區域性特色文化產業群,把發展文化創意產業作為重中之重,著力抓好西湖創意谷、之江文化創意園等“十大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建設,重點培育信息服務業、動漫游戲業等八大文化創意產業,打造全國文化創意產業中心。深化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內部改革,繁榮文藝精品創作。推進文化傳播手段創新,完善數字電視“杭州模式”,加快構建傳輸快捷、覆蓋廣泛的文化傳播體系。加快建設名城強市。
四、民生民主,改善民生、發展民主
積極改善民生、破解“七難”,推進“生活品質之城”建設。重點抓好實施城鄉統籌、全面覆蓋的養老、醫療保障辦法、深化“春風行動”、抑制價格總水平過快上漲、促進充分就業、增加居民收入、優化調整醫院布局、優先發展教育、加強住房保障、推進“公交優先”、深化綜合考評、加強環境保護和食品安全、建設健康城市等工作。圍繞打造“平安杭州”,落實信訪和“12345”市長公開電話工作責任制,積極預防、妥善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和群體性事件。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強化安全生產監管,防止各類重特大安全事故。積極發展民主政治,從各個層次、各個領域擴大公民有序政治參與。促進政府與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聯系工作的制度化、規范化、經常化。增強決策透明度和公眾參與度,制定與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法規規章和公共政策原則上要公開聽取意見。健全重大事項集體討論決定、政府信息公開、重大事項公示和新聞發布等制度,完善各類公開辦事制度。積極推進依法治市,建設“法治杭州”。
杭州的發展要向世界先進城市看齊,提升城市國際化水平。要善于借鑒國際經驗,用國際化理念和世界眼光來謀劃未來發展。如入境游客要倍增;吸引更多的國際性總部和世界500強企業落戶杭州,創建更多的國際名牌,舉辦更多的國際性會展;支持浙大、美院建成世界一流高校,開展更多的國際科技文化交流;積極借鑒國外城市管理的經驗,使城市整體素質有顯著提升;與更多的國際知名城市建立友城關系,爭取更多國際性榮譽,讓世界目光更多投向杭州,從而把杭州建設成為有國際影響力的生活品質之城。同時,杭州市還將積極融入長三角,建設杭州都市經濟圈,推進長三角區域合作,共同建設世界級的城市群。
各位來賓、各位朋友,杭州市愿與兄弟城市深化合作,攜手共進,在新的起點上,進一步實行改革開放,推進貿易自由化、投資便利化,共創合作發展的美好明天!
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