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長論壇6月7日下午2時舉行。市長論壇以“全球化背景下中國沿海地區的全面開放”為主題,邀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家發改委等國家部委專家學者和部分沿海開放城市市長做專題演講,并將由中央電視臺著名主持人對與會市長和專家進行現場訪談,對新形勢下沿海地區進一步深化開放面臨的機遇、挑戰及對策從不同視角進行深入的探討和交流。
中國經濟時報社社長兼總編輯包月陽主持。[14:04:47]
主持人: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女士們、先生們,大家好!
根據大會的安排今天下午是市長論壇,我們將圍繞沿海地區解放思想與擴大開放的主題,將就全球化經濟給我們帶來的新挑戰和機務,進一步改變全面開放合作,問題,進行探討和研究。
出席今天的嘉賓和領導有: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合作研究部部長張小濟先生;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王一鳴先生;三亞市副市長李柏青先生;廈門市政府巡視員汪興裕先生;溫州市副市長陳宏峰先生;臺州市副市長虞選凌先生;金華市市長陳昆忠先生;寧波市委副書記、市長毛光烈先生;紹興市市長錢建民先生;舟山市副市長王忠志先生;杭州市政府經濟顧問金勝山先生;唐山市副市長于山先生;盤錦市副市長徐吉生先生;出席今天論壇還有來自各省市的專家領導學者,以及中央和地方的新聞媒體記者,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對各位領導、專家、學者和同志們的光臨表示衷心地感謝和熱烈的歡迎!
今天下午市長論壇,分兩個單元進行,第一個單元是市長和專家主題演講,第二個單元是請中央電視臺著名主持人董倩女士對與會市長和專家進行訪談,交流互動。
下面進行第一個單元,下面有請寧波市委副書記、市長毛光烈做演講。
寧波市委副書記、市長毛光烈: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各位來賓,首先歡迎大家來寧波,共同探討中國的開放發展問題。
今天演講題目是《從開放立市向開放強市的轉變》,來講講我們目標轉換問題。
從開放立市向開放強市轉變是新階段的一個選擇,寧波這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有紀念意義是走出一條開放的道路,作為港口城市,開放的意義遠遠大于改革,當然他們是互相促進的。所以寧波一直是走利用港口來促進城市發展,同時通過開放來提升經濟發展的道路。
寧波市如果說取得了一些成績的話,三十年來主要是通過開放來實現的。在浙江的比較中,我們外向型經濟比重占的比較大,我們吸引外資占全省20%多,接近30%。我們現在有許多企業,境外企業,比如說寧波臺資企業數量占浙江省30%多,投資總量占浙江省40%,寧波開放經濟發展已經深入了寧波的各個環節,包括老百姓的生活。寧波的就業,五個人當中就有直接或者間接的從事外向型經濟崗位。也正因為是這樣,大大提升了寧波老百姓富裕水平。到去年為止,市民人均收入22307元,改革開放初期,我們希望出現的萬元戶,現在幾乎可以說,按平均水平來說,我們每一戶都是萬元戶,取得了第一階段開放立市的巨大成就。
下一階我們應該選擇一個什么樣的目標?作為港口城市,毫無疑問,從開放立市走向開放強市這是我們必然的選擇。這樣一個選擇也反映了科學發展觀,開放強市就是要建設符合科學發展要求的城市,我們陸地面積占浙江省8%,人口占浙江省12%,GDP占浙江省20%,財政收入占浙江省21%,外向型經濟總量可能是占接近30%。這樣的結構,一方面說明我們經濟發展取得巨大的成就,但是另一方面也給我們原來的粗放型發展劃上句號。因為8%陸地面積已經有20%GDP,再走這一條路已經沒有辦法了,因此要轉變發展方式,走創新型城市發展之路,要集約資源,節能減排,走生態文明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必須通過開放進一步優化我們的經濟結構。
建設符合科學發展觀要求的城市,開放城市就是要建設名副其實的現代化國際港口城市,今天上午巴音書記已經講了這個目標,實際上我們離現代化國際港口城市相差甚遠。比如說寧波的港口吞吐量,貨物吞吐量位居世界第四,我們集裝箱吞吐量已經位居世界第11位,就像以前我跟港務集團講,港務集團水平不是世界前4位或者是前11位,與我們的經營水準相差甚遠,當然也不光是他,包括我這個城市市長,離現代化國際港口城市市長所需要的知識、文化也相差甚遠。開放城市就是要按照十一次黨代會確定的目標把寧波建設成為現代化國際港口城市,開放強市就是要建設符合新一輪開放要求的城市,新一輪開放需要我們不僅為寧波服務,更要為我們腹地服務,為浙江、中西部、海內外提供更多的服務。
因此要建立開放型服務型產業體系,要建設開放的服務體系,包括政務體系,提供這樣的文化。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使城市在開放中走向更加輝煌,才能使老百姓得到更多的實惠,才能使我們的發展更有活力和后勁。
第二,開放強市就是要建設開放型、服務型產業體系。
開放型、服務型產業體系就是我們開放強市的基礎和重點,必須要這方面去努力。開放強市就要有開放型服務體系來保障和支持,區域之間的合作、國內外的合作最重要的、最基礎的、最根本的還是經濟合作,沒有經濟合作其他的合作都是空談,或者是沒有基礎的,是不可持續的,是很難長期保持的。
這樣開放型服務體系我想要在四方面努力:一是打造有利于在更大范圍合作的臨港基礎工業產業體系。這二十多年來我們大力發展臨港制造業,現在已經為浙江省提供30%的能源,大電場基本上在我們這里,同時鋼鐵產業、石化產業也得到相應的發展。
而且這一種產業實際上為浙江,比如說紹興的輕紡、臺州塑料,甚至是杭州的電子產業提供支持。如何通過臨港工業的發展,提供新材料,為更大范圍產業合作,這是我們下一步從臨港大工業走向高新產業特別是新材料產業發展的必然選擇。
要打造型服務產業體系就是要打造在創新和知識產權戰略基礎上的以生產外包傳統優勢產業。寧波現在制造業也是相當發達,比如說我們的服裝,中國100件服裝當中有12件是寧波生產,有450種產品生產總量占全國第一。現在一個問題是,我們要通過創新型城市的發展,加強研發,加強銷售,把生產的環節外包出去,克服我們的短腿。寧波現在已經有324萬外來人口,去年比前年增加了37萬人口,這是難以保持下去的,因為我們國土面積難以承受。所以必須將我們的創新和銷售留在這里,把生產環節大膽的轉移出去。就地利用本地豐富勞動力資源,在促進人家發展的同時,也提升自己的發展水平。
第三是促進臨港服務業,我們要建立以進出口貿易為龍頭,以運輸物流為基礎,金融服務為保障,知識型服務為引領,發展旅游、餐飲、休閑等為配套,將貨物貿易向配套的外向型服務業很好的發展起來。要打造開放型服務產業體系,還要打造向國內外提供高端服務外包的產業體系,同時為合作城市提供服務,以及相應的公共服務,使我們產業體系具有更廣泛的和內陸城市和國內外城市合作的空間。
三、形成全方位開放的格局。這個格局就是要立足寧波,依托浙江,服務長三角,輻射中西部,對接海內外。
按照這樣總體的格局,我想有五件事要努力做好:
一是努力擴大服務范圍,包括我剛才講的,不光是貨物貿易,而且還有服務貿易。
二是探索新的服務方式,比如說寧波要打造以進出口為龍頭的會展業,通過會展為國內外進出口業務提供更多的服務。
三是建設新的服務平臺,比如說國家批準的梅山島保稅港區,這樣的平臺和載體我們要努力的發揮它,不僅帶動寧波發展,而且能夠為全省更多空間和內外對接提供服務。
充分利用各種政策,做大產業規模,尋找供應鏈和價值鏈關鍵環節,做好加工升值和物流升值,或者降低成本這方面的工作。要形成更加開放的格局,還要完善我們內外服務體系,探索服務方式,比如說,寧波港口,我們已經跟鐵道部合作,大力發展海鐵聯運,通過海鐵聯運降低運輸成本,優化運輸結構,提升服務水平,把我們集裝箱業務發展到江西南昌、湖北武漢、重慶、成都,把中西部的出口和國際產業的對接渠道完全打通。
四、開放強市就是要建設開放文化,主要有四點:
開放文化就是合作共贏的文化。我們走和平發展的道路,一個城市在國內和國外應該走合作發展的道路,在合作中堅持共贏,在共贏當中要有舍得的理念,要有舍有得,先舍后得,人得有得的思維。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到全面的共贏,持續的共贏,長久的共贏,才能真正走出一條合作發展的道路。
二是求同存異的文化。一講競爭就講利益的不同點,這是我們合作當中的障礙,也是新一輪開放當中間解放思想必須突破的問題。我們要有更寬闊的眼界、知識、魄力來解決競爭中帶來的差異尋找共同點,發展共同點,擴大共同點,推動更好的合作發展。
開放的文化說到底是更加注重服務的文化,寧波要服務浙江、服務長三角,服務中西部,服務海外內客商作為我們的基本文化理念。為人家服務的同時,來贏得回頭客,贏得可持續發展,贏得品牌,贏得信用,贏得這個城市的開放品牌,提高它的品質,形成國際影響力。
建設開放文化,還要形成全民開放的文化。官員要帶頭,只有尊重人家、服務人家,公開的服務,公正的服務,公平的服務,才能更好地贏得人家的合作和尊重。說到底建設開放文化,就是解放思想的內容,在新一輪改革開放中,我們愿意跟全國兄弟城市一道,跟方方面面的專家合作,來共同推進思想解放,把不適應開放強市的理念、觀點和小利益的束縛有所突破,真正跨越自我,超越自我,發展自我!
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