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嬌萍 吳淑芬 蔡麗華:以完善體系協同支持家庭閱讀教育
王嬌萍 吳淑芬 蔡麗華
習近平總書記在致首屆全民閱讀大會的賀信中提出希望,“希望廣大黨員、干部帶頭讀書學習,修身養志,增長才干;希望孩子們養成閱讀習慣,快樂閱讀,健康成長;希望全社會都參與到閱讀中來,形成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的濃厚氛圍”。
兒童閱讀是全民閱讀的根基,而家庭是培育兒童閱讀素養的首要場域。家庭閱讀,又稱“家庭共讀”“親子閱讀”,即家庭成員之間通過共同閱讀、分享交流、互動討論等方式開展的閱讀活動。家庭閱讀教育是指父母或監護人通過親子共讀、閱讀環境營造、閱讀互動等非正式教育形態,助力兒童建構閱讀能力、內化文化認知與培育健全人格的教育實踐。
個體層面,家庭閱讀教育是兒童認知啟蒙的關鍵,能幫助兒童積累知識、培養批判性思維與共情力,為終身學習與人格養成奠基。家庭層面,親子閱讀可增進親子情感聯結,增強家庭文化認同,提升家庭凝聚力。社會層面,家庭閱讀教育為社會培育優質人才,并通過無數家庭的閱讀實踐推動全民閱讀氛圍形成,增強社會文化認同與活力。凝聚全社會力量支持家庭閱讀教育,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首先,社會支持是破解文化資本代際復制、促進教育公平的關鍵,能彌補弱勢家庭文化資源的不足,打破“文化貧困循環”;其次,通過搭建“家庭-學校-社區”協同支持網絡,能夠整合多方資源,提升家長閱讀指導能力,助力家庭構建良性閱讀生態;再者,社會支持將家庭閱讀從個體行為上升為社會共識,將形成“閱讀賦能”的社會氛圍。
在社會支持賦能家庭閱讀教育方面,寧波做了一系列探索和實踐,形成了一些具有寧波特色的經驗。
構建多元主體協同機制。以《寧波市全民閱讀促進條例》為制度保障,構建“政府統籌-圖書館牽頭-婦聯、學校、社會機構聯動”的體系。以“我陪孩子讀經典”活動為例,橫向聚力教育、文旅、工青婦等資源,縱向聯動各區(縣、市)、新華書店、圖書館、社會閱讀組織等力量,形成“一部門一特色、一地區一主題”的全城閱讀聯動矩陣,成效顯著。2024年,全市開展名家分享、走讀研學、公益陪讀等活動約1.5萬場次,惠及2200萬人次。
形成立體化的資源供給體系。2024年底,寧波在“市區街村”四級公共圖書館服務網絡基礎上,完成10個區(縣、市)少兒圖書館改建,成為全國首個實現市、縣兩級少兒圖書館全覆蓋的城市。寧波大學園區圖書館通過“館校共建”模式,與444家中小學圖書館建立總分館關系,向327所幼兒園推送“班級閱讀包”。建成“甬上家長書房”資源平臺,為30萬家庭提供精準服務。
打造全域場景化閱讀空間。寧波著力打造“15分鐘閱讀圈”,建成4500多個城市書房、農家書屋,嵌入“天一約書”智能借閱柜至地鐵、商場、公園等。婦聯指導建成300多個親子閱讀基地、47個兒童主題圖書館,其中國家級基地4個、創新實踐基地1個。創新文旅融合場景,如“羅城書香專列”串聯文化地標,“帳篷閱讀營”在圖書館、景區開展主題研學,實現閱讀與家庭日常親子陪伴的場景融合。
建立“政策+專業+激勵”長效保障機制。政策上,《寧波市兒童友好城市建設方案》要求公共圖書館、學校、社區每年至少開展20場家庭閱讀活動;政府設立的全民閱讀專項基金,2024年投入超800萬元支持家庭閱讀協同項目。專業支撐上,教育部門推出“教師專業閱讀計劃”,將親子閱讀指導納入教師培訓;婦聯培訓1800余名閱讀推廣人開展親子閱讀服務。同時,推出“閱讀打卡積分制”“書香家庭評選”等激勵措施,激發家庭參與積極性,確保社會支持可持續發展。
推進家庭閱讀教育仍存在一些短板。比如,跨主體協同機制仍需完善,圖書館、學校、社區等主體間缺乏更為緊密的協調機制;城鄉閱讀資源配置存在一定程度失衡,支持力度差異明顯;家庭閱讀指導服務的專業性與針對性不足,針對0-3歲低幼兒童、特殊兒童等家庭的專業指導服務較少。對此,可通過以下路徑優化改進。
構建“閱讀-實踐”館校社協同閉環。推動公共圖書館、學校、社會三方簽訂“閱讀協同協議”,明確權責劃分與聯動機制。圖書館牽頭制定分齡分級書單與導讀資源包,同步更新至學校與社區;學校將家庭閱讀納入課后實踐體系,布置“閱讀+實踐”主題作業;社區設立家庭閱讀實踐站,開展與書單配套的實踐活動。以此形成資源、引導、實踐、反饋的閉環鏈路,解決協同碎片化問題。
推進分齡數字資源建設與城鄉均衡供給。以數字服務打破物理空間限制,有效緩解城鄉資源配置不均。可參考深圳圖書館“南書房”數字資源庫分級模式,開發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家庭閱讀數字包”,確保城鄉家庭享有同等質量的閱讀資源。針對鄉村家庭數字鴻溝問題,政府可為低收入家庭提供低價流量套餐與設備補貼,在社區配備公共數字閱讀終端,組織開展“數字閱讀技能培訓”,提升家長資源獲取與使用能力。
優化特殊群體專項支持項目。聚焦低幼兒童、留守兒童、特殊兒童三大群體,建設差異化專項支持體系。針對低幼兒童家庭,借鑒英國閱讀起跑線計劃,推出“閱讀啟蒙禮包”;針對留守兒童家庭,可搭建遠程親子共讀平臺,實現親子異地共讀和實時互動,招募志愿者輔助線上伴讀;針對特殊兒童家庭,參照廣州“特殊兒童閱讀指導師”培訓體系,開發孤獨癥、腦癱等不同類型兒童的適配閱讀方案并落地實施。
家庭閱讀教育是全民閱讀“最后一公里”,更是兒童成長“最先一公里”。寧波正以完善的社會支持體系,推動閱讀在每個家庭生根發芽,為書香寧波建設注入持久動力。
(作者單位:寧波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 法治精神生存條件 不能缺少主張 |
去年,省委省政府經過10多年積極部署推進的寧波、舟山港一體化工作塵埃落定。寧波舟山港實現了實質性一...
詳細
|
習近平總書記2·19和4·19兩次重要講話,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和戰略高度,科學回答了事關新聞輿論事業...
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