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暢:與群眾“拉家常”是黨員干部的基本功
趙暢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面對面、心貼心、實打實做好群眾工作,把人民群眾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對黨員干部而言,做好群眾工作,首先就必須學會與群眾打交道。能不能跟群眾坐在一條板凳上話冷暖、拉家常、談心聲,直接影響基層工作開展的成效與黨的形象的塑造。
學會與群眾“拉家常”,是黨員干部的一項基本功。黨員干部學會與群眾“拉家常”,至少有三方面的作用和意義:一是有利于轉變作風、融入群眾。要與群眾拉得上家常,勢必要求黨員干部從辦公室里走出來,把時間和精力向基層和群眾傾斜。接觸多了,交往深了,理解多了,與群眾的感情融洽了,家常也就拉上了。二是有利于摸準脈搏、正確引導。隨著“拉家常”頻率的提高,黨員干部便能夠摸準群眾的思想脈搏,用群眾愿意聽、聽得懂、聽得進的話語加強教育引導,為宣傳并落實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提供良好機遇和有力保障。三是有利于換位思考、排憂解難。經常與群眾在一起“拉家常”,自能深入了解群眾所思所想所盼,進而激勵基層黨員干部急群眾所急、想群眾所想,有的放矢地去幫助群眾解決困難、矛盾和問題。
基層干部與群眾“拉家常”,說到底,就是要以此為載體和橋梁,加強與群眾的血肉聯系。堅持在深入群眾中“用情”,在真誠服務中“用心”,在肯下苦功中“用力”,從群眾關心的柴米油鹽醬醋茶中找準切入點,去深入了解群眾思想認識上存在的困惑、家庭生活中存在的困難以及其他方面存在的困境。秉承“群眾利益無小事”的理念,把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辦成放心事、舒心事、幸福事,以此滿懷真誠、打開心結,貼近民心、凝聚力量。
莫要小覷“拉家常”,從中寄寓著“以群眾聽得懂的話傳遞政策溫度,以群眾信得過的話彰顯擔當作為,以群眾喜歡聽的話拉近情感距離”的本質要求。廣大黨員干部只有時刻把群眾裝在心里,熱心并善于“拉家常”,才能真正走進群眾心中,增進與群眾的魚水情誼,凝聚團結奮斗的磅礴力量。

| 法治精神生存條件 不能缺少主張 |
去年,省委省政府經過10多年積極部署推進的寧波、舟山港一體化工作塵埃落定。寧波舟山港實現了實質性一...
詳細
|
習近平總書記2·19和4·19兩次重要講話,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和戰略高度,科學回答了事關新聞輿論事業...
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