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上海,市中心的概念隨著城市的發展,早已從人民廣場一帶延伸至內環內區域。但是,這一范圍的擴容速度仍然難以趕上城市的發展步伐。隨著上海向國際化大都市的目標推進,在上海置業的人群,早已脫離上海本地人的范圍,逐漸向長三角、全國甚至全球“開放”。可以說上海市中心的購買力實際上來自五湖四海,因此價格很難下跌。
從統計數據可以看出,從去年1月至今,上海內環內的成交均價一直處于穩步上升的態勢。去年1月內環內的成交均價為17180元/平方米,到今年5月份,這一價格已漲至30000元左右,然而即使在近期房地產市場成交低迷,房價普跌的同時,內環內的新建項目仍出現了售價小幅走高的態勢,5月至7月底漲幅近7%。
究其原因,關鍵就在于中心城區土地供應量過少。據相關數據顯示,去年上海共出讓了37幅純住宅用地,另有29幅綜合用地包含部分住宅用途。然而內環以內純住宅用地與前年一樣繼續呈現“零供應”,今年7月可售面積僅占全市6%,供不應求的局面將持續惡化,市中心的房子賣一套少一套,不僅成了銷售員的說辭,也成了眾多購房者趨之若鶩的真正原因。據悉近期即將公開的合生高爾夫公寓,由于項目位于內環東外灘,處于外灘輻射半徑,憑借著便利的交通和良好遠景規劃,就引起了眾多購房者密切關注,成了近期樓市的獨特風景。
雖然目前宏觀偏緊,在此弱市中,購房者仍應保持清醒的頭腦,期望房價大跌顯然不現實,避免投機,以長期投資的心態選房才是上上之策。 本篇新聞熱門關鍵詞:銷售員 投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