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注PC業務,忌諱多元化是聯想集團(992.HK)收購IBM PC業務幾年來的主要基調,然而讓外界沒有想到的是在贊助奧運即將接近尾聲之時,聯想集團董事局主席楊元慶又開始言及多元化問題,聯想的葫蘆里到底賣的什么藥?難道又要重蹈覆轍?
重走回頭路?
8月7日,聯想集團董事局主席楊元慶在前一日完成火炬傳遞后表示,將重啟多元化發展戰略,其稱,“我們會進一步做像服務器、工作站這樣的業務”。
“服務器、數字外設、打印機,這些以前聯想也在做,只不過所占份額不太大。”8月7日當天有聯想內部人員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透露。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之前聯想對于這些業務從來沒有過多提及,更沒有上升到多元化的角度,2004年以來提到主營業務時,至多重點提一下聯想移動的手機業務,不過就是這“第二塊”主營業務,在今年1月31日被聯想以1億美元的價格出售給了同門弟兄“弘毅投資”為首的多家私募基金。
出售手機業務后,聯想顯得更為“單純”,專心PC業務是其給外界傳達的重要信號,然而沒想到不到一年時間,楊元慶又回到多元化的老路。
回顧聯想的多元化路徑,最為注目的是2000年分拆后的前3年,當時為達到股東對聯想利潤持續增長的要求,時為聯想領軍人物的楊元慶領導他的管理團隊,選擇了多元化的道路,IT服務、系統集成軟件、創辦FM365進入互聯網門戶等四處出擊,然而最終無功而返,以至聯想系當家人柳傳志后來在評價此多元化戰略時明確稱:“做的結果今天看來不很成功。”
2003年底,聯想集團多元化戰略被專一業務和國際化發展取代,2004年,贊助奧運會、收購IBM全球PC業務,聯想一飛沖天,終于登上國際PC的舞臺,這一步現在看來一直為外界所稱道,也使聯想成為國內企業國際化的成功案例,今年年中,聯想集團以2007財年168億美元的營收被《財富》雜志首次列入世界500強,位列499名。
“它是圍繞PC的多元化。”楊元慶間接解釋了此次多元化與之前的區別,“拓展至周邊產品,如服務器、工作站等。”
應對經濟放緩
8月7日在爆出聯想新多元化戰略的當晚,聯想公布了截至2008年6月30日第一季度業績。當期業績顯示,本季度來自持續經營業務(不包括手機業務)的綜合銷售額年比增長10%至42億美元,毛利率達到14.1%。來自持續經營業務的除稅前溢利為1.37億美元,股東應占溢利上升65%至1.1億美元。
“這是聯想集團連續第七個季度獲得盈利性增長,同時集團的國際業務運營表現良好。”楊元慶表示,不過他也承認目前全球經濟疲弱,而就在不到一個月前他還表示目前的市場大環境為,“冬天來了,誰能熬過去,得看誰的衣服厚”。
值得注意的是,聯想第一季度財報顯示,“個人電腦銷量增長14.6%,與市場平均增長持平”。有觀點認為,在PC利潤不斷下滑的大勢所趨下,全球經濟放緩以及人民幣升值等因素成為聯想考慮圍繞PC的多元化保持利潤持續增長的主要原因。而全球調查機構Gartner的數據顯示,聯想在前五大PC廠商中出貨量增速最慢,為14.2%,低于PC行業平均增長速度16%。
“沒有過時的產品,只有多時的技術。”不過聯想內部人士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全球經濟放緩對大部分企業的影響都一樣,PC利潤降低也不會影響聯想的發展戰略。
就在同一天,另有消息稱,聯想正在與IBM討論一項名為“Microsoft-Free(無微軟軟件)”的計劃,該計劃的主要內容是在聯想所銷售的電腦上安裝IBM的“Microsoft-Free”客戶端軟件。據悉,IBM“Microsoft-Free”軟件包包括IBM的Lotus Notes、Lotus Symphoney郵件客戶端以及桌面辦公軟件等,可以在Novell、紅帽以及Canonical的Linux開源操作系統平臺上運行。
有業內觀點認為,聯想如果與IBM合作,一方面可以抑制微軟在操作系統上對其的牽制作用,另一方面則可以降低成本提高其PC的市場占有率。
對于聯想的這一舉動,聯想負責此業務的負責人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正在聯想美國方面那邊求證,目前尚不了解具體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