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口鎮勒竹口村被水淹的農田成了澤國。

連州:省國土資源廳發現地質災隱。

江河洪水仍超警 天文大潮今最大
本報訊 (記者黃建華 通訊員粵水婷)記者昨日從省防總獲悉,今天強降水集中期可望基本結束,主要江河水位可望全線退至警戒水位以下,堤圍等工程出現的險情得到有效控制,因此今日8時可以結束防汛Ⅲ級、Ⅳ級應急響應。
廣東省防汛防旱防風總指揮部從本月13日12時啟動了防汛Ⅳ級應急響應,當天20時即升級啟動了防汛Ⅲ級應急響應,至今防汛Ⅲ級應急響應已經執行一周多了,為什么今日才結束?
地質災害正處于高發階段
對此,昨日省防總有關專家解釋道,因為目前廣東降雨總體趨勢還沒有徹底結束;西江、北江以及珠江三角洲河網區的洪水大勢仍然超過警戒線;天文大潮并非像一些民間組織所說的最大潮汐已經過去,今天農歷十八才呈現最大潮;持續了近一個月的強降雨使大部分地區土體水分飽和山體滑坡等地質災害正處于高發階段,僅18日、19日就接到山體滑坡導致9人死亡的報告。
全省各地依然呈現時段性、分散性、局部性降雨,廣東省水文局的水雨情加密保送情況顯示:19日8時~20日8時,湛江、梅州、河源、汕尾局部降大到暴雨,該時段全省平均降雨量4.4毫米,日降雨量大于50毫米的站點有6個,大于30毫米的站點有13個。日降雨量最大的3個站點是:廉江市石嶺鎮石嶺圩站70毫米,遂溪縣遂城站69毫米,廉江市和寮鎮斜樓站66.5毫米。20日8時至14時,全省局部降零星小雨。
最大潮汐并非在農歷十六
天文大潮并非如某些不負責任的民間組織所說的最大潮汐在前天農歷十六。珠三角有句水文行話:“初一、十五潮水起,初三、十八高低盡掛”,意思是農歷上、下兩半月初三、十八潮汐最大。今天農歷十八才現天文大潮期的最高潮汐,因此大潮頂托西北江洪水的狀況依然還很明顯。
眾多水文站點仍超警戒水位
西北江洪水從16日先后出現洪峰至今一直受珠江天文大潮頂托而消退異常緩慢,眾多水文站點依然超過警戒水位。至昨天發稿時止,北江清遠站水位12.60米,超警戒水位0.60米;西江德慶站水位16.1米,超警戒水位1.1米;珠江三角洲河網區仍在警戒水位以上的站點有:甘竹水位5.05米,超警戒水位0.25米;江門水位3.99米,超警戒水位0.19米;小欖水位4.09米,超警戒水位1.09米;三多站水位5.4米,超警戒水位0.4米;紫洞站水位5.63米,超警戒水位0.33米;瀾石(小布)站水位4.51米,超警戒水位0.41米,三善窖水位3.18米,超警戒水位1.38米。
與此同時全省有233座水庫超過防汛限制水位,其中大型水庫有7座:流溪河、長潭、天堂山、龍潭、白盆珠、高州(良)、鶴地,白盆珠水庫超汛限水位1.04米,為七座大型水庫超汛限水位最高的水庫。
山體滑坡兩日致9人死亡
由于全省各地強降雨持續20多天,大部分地區土體水分充分飽和山體滑坡等地質災害發生指數相當高,兩天來省防總就接到兩地分別發生山體滑坡導致9人死亡的報告。
18日深夜江河、水庫、山塘水位上漲,造成電白、高州、化州三地49個鎮發生洪澇災害,個別地方發生山體滑坡,18日凌晨茂名地區,荷花、謝雞、長坡、石板4鎮因山體滑坡致4戶民房和1間磚廠倒塌,6人死亡;19日上午茂名高州市發生2宗山體滑坡地質災害,造成3人死亡。
水毀公路修復迅速
僅3處省道仍受阻
本報訊 (記者杜娟 通訊員粵交綜)由于5月下旬以來的連續強降雨,我省公路、水路交通設施受損嚴重,經濟損失近6億元,其中茂名、韶關、揭陽、惠州、河源、梅州等市受災較重。經過交通公路部門的奮力搶修,截至6月20日下午3時,原先中斷的11條省道僅余3條3處交通受阻,其中兩處中斷(S113茂名段、S369陽江段),1處限制通行(S357惠州段獨石大橋)。
據統計,連續的強降雨給揭陽、惠州地區多處公路造成水毀或塌方。其中,揭陽市發生較大山體滑坡95處,路基坍塌5萬立方米,橋梁損壞2座,涵洞15道,受損縣鄉地方公路87條段203公里,直接經濟損失約1648萬元。惠州市26條77處國、省縣道交通中斷,公路水毀嚴重。
連州
發現地質災隱患14處
本報清遠訊 (記者曹菁 通訊員陳楚然、 林洪攝影報道)連日來,省國土資源廳的專家組在連州市對發生山體滑坡的地點進行全面勘查,發現當地共有可能會對群眾造成直接威脅的地質災隱患14處。
連州西岸鎮的地政村在最近的暴雨期間發生一次嚴重的山體滑坡,滑坡從200多米高處的山頂開始,而發生地又正好是在該村的水源旁邊。瀉下的山泥幸好沒有堵塞水道,否則很可能對村子造成更大規模的損害。(見上圖)
據省國土資源廳的專家勘查,連州市12個鄉鎮當中,可能對群眾造成直接威脅的地質災隱患共有14處,有6個點直接威脅人數達到100人以上。
針對這種狀況,連州市各級政府和國土部門加強了地質災害的監測管理力度,組織人員在全市進行巡回排查。對查出的地質災害隱患,明確監測管理責任人,24小時密切觀察山體狀況,豎立警示牌及危險識別標志,制定預警信號,做好監測記錄,并向隱患點周邊村民發放地質災害避災“明白卡”,指導村民如何采取避災措施。
封開
受內澇影響嚴重
本報肇慶訊 (記者于敢勇 通訊員陳炳文、韋石明攝影報道)封開舊城區的水退得比較快,22日,城區連最低洼地帶的水也可以全部退去。
封開是肇慶受災最嚴重的地區,農業也是受影響最大的產業。雖然西江、賀江沒有出現決堤現象,但由于強降水難以及時排入江河,因此造成農業損失的禍首是內澇。
西江邊的一塊200多畝的農田屬于江口鎮封川村委會的五村,盡管西江水勢稍落,可這里的積水仍有3米~4米深,最深時有5米,村民們預計要3天后才能退水。這里原來是稻田和菜地,還種植了一些桑樹,但此時都被淹沒在一片積水中,全部絕收。
封川村委會這次有1200多畝農田被淹,其中三村李東均承包的13畝魚塘和菜地全部被淹,損失4萬多元。
南雄
晝夜奮戰40小時
斷橋已搶通
本報韶關訊 (記者卜瑜 通訊員朱祖純攝影報道) 被持續強降雨導致的洪水沖垮的南雄X340線斷橋,經過當地部門緊急搶救,晝夜奮戰40小時,于6月20日下午6時在“斷橋”原處順利搶通“應急橋”,使一度造成上萬群眾出行受阻問題得到緩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