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寧波網5月1日消息(記者朱慧慧)杭州灣跨海大橋試運營通車的各項準備工作已經就緒,今天下午舉行簡潔隆重儀式后,將全線試運營通車。這是記者剛從杭州灣跨海大橋建成通車新聞發布會上獲得的信息。
杭州灣跨海大橋是國道主干線——沈海高速跨越杭州灣的便捷通道,全長36公里,是目前世界上在建和已建的最長的跨海大橋。大橋按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設計,設計時速100公里/小時,設計使用年限100年,概算總投資118億元。大橋工程前期論證工作始于1993年, 2003年11月開工建設,2007年6月貫通,2008年5月全線試運營通車。
自主創新成就杭州灣跨海大橋
杭州灣跨海大橋是一座由我國自行設計、自行管理、自行建造、自行投資的特大型交通基礎設施,是我國跨海大橋建設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據杭州灣大橋工程指揮部副總指揮金建明介紹,雖然在大橋的建設中遇到了中國建橋史上前所未有的困難,建設條件十分惡劣又缺少可供借鑒的版本與滿足大橋設計需要的專用運施工設備等。但在大橋的建設中,全體建設者突破傳統思維的縛束,用創新的精神完成了一個奇跡。
杭州灣跨海大橋的建設過程,就是一個不斷地自主創新的過程,是全體建設者理念創新、科技創新、管理創新的結晶。
跨海大橋架起經濟騰飛的大橋
杭州灣跨海大橋建成通車,既向世人展示了中國在特定海洋環境中建設特大型橋梁的巨大成就,也必將對長三角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產生巨大而深遠的影響。
杭州灣跨海大橋的建成通車,對整個長江三角洲地區將產生深遠的影響。據國際經濟界權威人士預測,繼巴黎、倫敦、紐約、東京、芝加哥之后,以上海為中心的長三角城市群將成為“第六個國際級都市圈”。而杭州灣跨海大橋通車后,長三角地區城市之間距離將大大縮短,大橋北岸的嘉興將成為聯結長三角城市群的樞紐中心,上海和寧波的陸上距離縮短了120公里,在滬杭甬之間形成一個二小時的“金三角”交通圈;上海與溫臺地區的距離縮短,可跨越杭州灣直接抵達;浙東南和蘇南距離縮短,蘇、錫、常和甬、紹之間縮短到200多公里。從而提高這些城市之間的“緊密度”,進一步形成合力。
同時,杭州灣跨海大橋的建成通車,將為寧波、嘉興經濟更好更快發展帶來新的契機。寧波正在加快建設國際化港口城市,寧波港目前擁有萬噸級以上泊位60多個、集裝箱遠洋干線100多條,并與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600多個港口通航。2007年港口貨物吞吐量3.45億噸,列大陸主要港口第二位、全球第四位;集裝箱吞吐量935萬標箱,居大陸主要港口第四位、全球第十一位。與上海的距離大大縮短后,必將更加有利于長三角港口群的進一步合作。另一方面,目前寧波市正在實施“港橋海聯動”戰略,努力發揮資源優勢,挖掘資源潛力,加大資源整合力度,最大限度地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大橋建成通車將完善和強化嘉興作為長三角區位中心的交通樞紐功能和物流配送中心地位。促進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等各種要素在嘉興匯集,不斷將區位功能優勢轉化為現實經濟發展優勢。
目前,已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4000多家企業在嘉興落戶,有近20家世界500強企業在嘉興投資。繼杭州灣跨海大橋之后,象山港大橋、甬舟連島工程和獨山、海鹽海河聯運工程正在加快建設之中,屆時,獨山、乍浦、海鹽和象山、舟山豐富的深水岸線,將為長三角港口群提供了極大的可持續發展空間。
另據了解,試運營通車期間,禁止載貨汽車和其他運載危險化學品車輛通行,具體禁行線路:大橋北接線的西塘橋互通出口至大橋南接線的庵東互通出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