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杭州灣跨海大橋5月1日通車,臺州至上海可提早1個多小時到達。”在臺州采訪期間,當地很多媒體都在報道這樣一則消息。
隨著杭州灣跨海大橋通車的臨近,地處長三角南翼邊緣的臺州,對大橋表現出空前熱情和期盼。在臺州人看來,杭州灣跨海大橋是臺州融入長三角的一條“綠色通道”。而寧波因為這座大橋,也將成為臺州接軌上海的“橋頭堡”。
去年年底,臺州市委、市政府出臺了“90號文件”,提出“緊聯北京、接軌上海、握手寧波、發展臺州”的發展戰略。其中“握手寧波”指的是,充分利用杭州灣跨海大橋貫通南北和寧波—舟山港通航國際的優勢,加快交通、港口等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推進與寧波的基礎設施、要素產業的融合,加快承接跨海大橋和深水港口的“經濟走廊”、 “信息走廊”和“文化走廊”。
臺州的“握手寧波”戰略得到了寧波的積極響應。今年3月,寧波市委書記巴音朝魯率領市黨政代表團專程赴臺州,就進一步深化兩市港口戰略合作,推進港口聯盟建設,加強項目產業對接進行磋商,共同探討加強兩市交流合作的思路和措施。
在臺州考察期間,寧波臺州兩市簽訂了一份經濟合作協議,雙方本著“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互惠互利、共同發展”的原則,在發展規劃、港口開發、交通基礎設施、環境保護、市場對接、資源環境等重點領域,建立全面合作,聯手構筑良性互動、共同繁榮的區域發展格局。
“其中港口合作是重點。”臺州市港航管理局副局長邵宏慧說,根據協議,臺州將支持寧波港集團在臺州港海門港區、大麥嶼港區及溫嶺港區合資建設碼頭,合作經營集裝箱內支線班輪,與臺州海門外沙港埠(集裝箱)有限公司成立一家合資公司,合作經營集裝箱作業區。寧波港集團還將參與龍門港區4個泊位的建設經營。
“臺州有60萬標箱的集裝箱生成量,目前80%箱量走寧波。”邵宏慧說,現在甬臺溫高速公路上跑的車,10輛中有8輛是集卡車,公路運輸壓力很大。這些項目實施以后,臺州港的集裝箱內支線將會大大拓展,集裝箱“棄陸走水”,降低企業物流成本,帶動相關制造業發展。
寧波和臺州同處浙東經濟合作區,長期以來在經濟社會領域有著密切的合作。隨著杭州灣跨海大橋的開通,以及甬臺溫鐵路的加緊建設,兩市“同城效應”將進一步顯現。 “推進長三角區域率先發展、科學發展,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臺州要抓住歷史性機遇,以寧波為‘橋頭堡’,用足用好區域性資源,加速融入長三角。”臺州協作辦副主任周明對大橋經濟時代的甬臺合作充滿了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