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天內,泰國大米價格便飆升30%以上。我市零售市場國產大米價格同比小幅上漲,泰國米價格漲幅較大。據業內人士分析,國際米價的飆升,加上我國提高了稻谷收購價等影響,未來米價將呈上升趨勢。
泰國米價一天漲三成
27日,作為全球大米價格基準的泰國大米報價達到每噸760美元,與26日的580美元相比,漲幅超過30%,達到歷史高點。
據了解,這次泰國米價暴漲,與該國大米減產有關。
由于氣候變化和農民改種能源作物,泰國大米月出口量從過去的100萬噸減少至六七十萬噸。另外,越南、印度、埃及等大米輸出國為保證本國供應,近來陸續限制大米出口,使國際市場上大米交易量減少約1/3。
而美國農業部的報告顯示,本年度全球大米產量4.2億噸,需求達4.23億噸,庫存將降低至7000萬噸,為25年來最低水平。
有分析人士指出,從長遠看,全球水稻產量未來幾年將急劇下降,因為20%的可耕地由于地下水位下降正變得鹽堿化,全球性溫室效應也嚴重影響了水稻產量。
零售市場米價小幅上漲
記者昨日在市內超市發現,國產大米價格與去年同期相比小幅上漲,只有泰國米價格漲幅較大。
觀音橋一超市的營業員透露,28日上調了一款泰國米價格,每500克從3.1元調到3.55元,漲幅約15%。而另一超市正在買米的市民說,該超市的一種湖北米去年只賣1.2元多/500克,現在賣1.39元,同比漲了一成。
據了解,去年以來,我市米價開始小幅上漲,因為每次只漲幾分錢、角把錢,加之各品種沒有“齊步走”,人們對此似乎沒察覺。
零售市場米價上揚,主要還是源于批發市場。市內一家米業公司透露,泰國米進價近期已上漲1000元,達到6000元/噸。盤溪糧油批發市場經營戶胡老板告知,本地大米目前500克的批發價為1.3元多,比去年同期高了0.1元。
當然,也有部分大米價格回落。據經營戶舉例,每500克東北米從1.6元跌至1.5元,湖北米從1.5元跌至1.4元……究其原因,主要是雪災過后經營戶進貨太多,市場供過于求。
米價可能總體上揚
業內人士認為,零售市場米價的小幅上漲只是暫時現象,其總體價格將呈上升趨勢。
市糧食局有關人士表示,我市本身是水稻產區,全球大米雖然減產,但我市“自給自足”保障本地供應沒有問題。市糧食行業協會認為,盡管目前我市儲備大米較多,不過,考慮到國際米價對國內市場的影響,以及我國今年提高了稻谷最低收購價,米價將可能出現總體上揚。
市內一米業公司的說法是,生產500克大米需加工約800克稻谷,我國這次上調稻谷最低收購價為0.07元/500克,僅此一項,米價就將上漲10%—20%。
記者陳斌
稀飯摻玉米
價格翻一番
本報訊一碗白米稀飯加了一點玉米渣,賣價就從1元漲至2元。九龍坡區熊先生昨日向本報反映此事,認為攤主是在變著花樣牟取暴利。
熊介紹,29日中午,他到渝中區少年宮附近一小吃攤,吃了一碗稀飯,付錢2元,比先前漲了1元。攤主對此的解釋是,稀飯中加了玉米渣。熊卻不贊同這一“理由”,因為玉米渣市場價格比大米還便宜,500克只需1.3元左右,添加到稀飯中怎會成倍增加成本呢,攤主是變著花樣牟取暴利。
據稱,熊向物價部門投訴此事,得到的回答是“稀飯價格由市場調控,攤主行為屬市場行為”。熊認為,稀飯和小面一樣,都是人們常吃的食品,有關方面應采取措施穩定其價格,不能任由經營者想漲多少就漲多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