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家訪談] 盧武鉉為李明博“出力”不少 □晨報記者田輝 “李明博當選總統標志著韓國一個新時代的開始。未來,他對內會著重解決民生等問題,對外將更加注重同美國調整和改善關系。選擇李明博,意味著韓國民眾對自己國家新的發展道路的認可。”韓國問題專家、中共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所張璉瑰教授昨天接受晨報采訪時說。 獲勝一半功勞歸執政黨 張璉瑰認為,李明博獲勝,固然與其本人經歷與才干密不可分,但至少有一半原因,在于執政聯盟的自身失誤。 張璉瑰說,韓國民眾對于新國家領導人的期待,已經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不少韓國人表示,只要能“送走”現任總統盧武鉉,大國家黨派誰出來競選都可以,由此可見韓國民眾對于泛左執政聯盟的失望程度。 在國內經濟方面,盧武鉉執政期間雖然保持了4-5%的增長率,但同金泳三和金大中時代相比,已經大幅下降。相當多的韓國民眾認為,在經濟有限增長的同時,社會貧富差距在拉大,就業壓力在增加,住房和教育等負擔日益沉重。 這些現象雖然同國際經濟走勢有關,但如何帶領韓國走出發展疲軟的困境,更好地面對來自日本和中國的經濟競爭,是現任總統盧武鉉和新總統李明博共同面對的難題。張璉瑰表示,李明博擁有在現代集團的輝煌工作經驗,又在任首爾市長期間被評為最佳市長,相信他在這方面已經做了充足準備。 當然,李明博的自身因素也不容忽視。張璉瑰說,李明博出身社會低層,靠自身努力進入最高精英階層,這一經歷贏得了普通選民的好感和支持。此前幾任韓國總統,大多是政治家出身,靠政黨政治贏得政權,同他們相比,李明博更具親和力。 “以李明博在大國家黨內的提名過程為例,2006年時,前總理高建、前總統樸正熙之女樸槿惠的支持率均和李明博不相上下。但隨著改變首爾市容的清溪川工程竣工,李明博的支持率一下飆升到40%以上,這說明李明博的才能和智慧得到了韓國民眾的認可。他也有望成為韓國歷史上首位‘CEO總統’。”張璉瑰說。 不會根本改變對朝政策 一些分析人士認為,除了經濟沒搞好,盧武鉉執政期間的另一失誤出在對朝政策和韓美關系上。 自繼承金大中的對朝“陽光政策”以來,盧武鉉政府對朝鮮付出多、收獲少,讓步多、施壓少。很多韓國民眾認為,“陽光政策”不僅未能從根本上改變南北關系,反而使朝鮮獨自發展出核武器,使韓國的國家利益受到損害。因此,他們支持對朝態度強硬的大國家黨總統候選人李明博。 對此,張璉瑰認為,李明博上臺后韓國對朝政策不會有根本性改變,因為緩和與對話是處理南北關系的基本思路,對抗不能解決問題。但為了處理相關問題,李明博可能會采取適當的施壓手段。 張璉瑰認為,李明博可能會對朝鮮采取兩手戰略,即一手對話,一手施壓。對話時強調南北互惠互利,施壓時協調好同美國的關系。 在韓美關系方面,李明博也會修改前任疏遠韓美關系的做法。近年來,韓美之間在處理朝鮮問題時漸行漸遠,這令美方相當惱火。有韓國媒體建議,李明博就任后應迅速訪問美國,維護好同美國的戰略同盟關系。 弊案困擾要看民心所向 對于依然圍繞李明博的“BBK股價操縱案”問題,張璉瑰認為,韓國的政治生態決定政治人物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弊病”。“弊病”的嚴重程度固然重要,但如果能同反對黨達成妥協,也有望化險為夷。 反對黨在選舉前拋出關于李明博的秘密錄像資料,相當程度上也是著眼于明年4月的國會選舉,希望屆時組成“反李明博統一戰線”,以國會制衡總統。張璉瑰表示,“BBK案”雖然有懸念,但反對黨也不得不考慮民心所向,不能一味地搞政治斗爭。 當然,對于李明博來說,在明年2月25日就職之前同盧武鉉搞好政權交接,必要時做出妥協,也是“去病消災”的選擇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