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寧波網訊(記者朱軍備羅漣浩)日前,江北區莊橋街道袁陳、居陸、應家、童家等村的《股份經濟合作社章程》經社員代表大會討論通過。至今,江北已有39個村完成村經濟合作社股份合作制改革。據市農辦改革指導處統計,目前我市已有286個村(社區)實施了股份合作制改革,股東人數達29萬人,主要分布在北侖、江東、海曙、鄞州、慈溪、江北等地。我市的這項改革已走在全省前列。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我市的近郊村、城中村面臨著撤村建居問題。如何公正、公平地處置村集體資產?哪些人可以享受,享受的份額占多少?如何使原有的集體經濟保值、增值,如何維護好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合法經濟權益?這些問題成為村民關注的熱點。于是,被稱為自農村土地改革、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之后第三次改革的農村集體資產股份合作制改革,開始在近郊村率先啟動。近幾年,各地股份合作制改革呈現出快速推進的趨勢,其中,江東和海曙兩區已全面完成,北侖區去年已完成103個村,今年正在實施的還有50多個村。
村(社區)股份合作制改革給農民帶來了實惠。江北孔浦股份經濟合作社通過辦市場、出租余房等辦法,去年股東平均分紅6000多元,占個人年收入的75%。海曙區有1.5萬人享受股權分紅,在震豐、勝豐等股份經濟合作社,股東分紅最高的達2萬元,最低的也有1300多元。有些合作社社員還可報銷部分住院醫療費。去年海曙區16個股份經濟合作社共報銷醫療費300多萬元。
股份經濟合作社壯大了集體經濟。糧豐股份經濟合作社出資1億多元建造的四星級標準的大酒店今年年底前可建成營業。聯豐股份經濟合作社投資興建的金都國際商務樓也即將竣工。西成股份經濟合作社興建的陽光世界大酒店綜合樓包括商務樓、超市、酒店,僅物業出租年收入可達800萬元。這些項目都為股份經濟合作社帶來了新的經濟增長點。海曙區經濟發展局的朱云夫說:“全區16個股份經濟合作社可用資金達1.73億元,平均每個合作社超千萬元,而在改革之前,可用資金只有5000萬元,五年增了兩倍多。”b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