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寧波網訊全國人大常委會上周審議批準了財政部發行15500億元特別國債購買外匯的議案,這一調控措施一經發布就引起社會廣泛關注,針對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財政部有關負責人4日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并就這些問題給予正面回應。
針對15500億元規模的特別國債相當于提高存款準備金率10次的說法,財政部有關負責人明確表示,鑒于這次發行的特別國債規模較大,財政部在設計發行方案時將會周密考慮、精心設計,確保市場的平穩運行。
這位負責人指出,從對沖流動性的實質看,財政發債購匯僅相當于用特別國債替換部分央行票據,并沒有發生本質的變化。因此,財政發行特別國債時,不管是一次發行還是分批發行,不直接影響市場貨幣供應量。人民銀行根據市場情況和貨幣政策調控的需要,逐步釋放國債收回流動性。
這位負責人還強調,財政發行特別國債購買外匯,是緩解流動性偏多、提高外匯經營收益,確保宏觀經濟穩定運行的綜合性調控政策,不是針對股票市場的緊縮措施,不直接影響證券市場中的存量資金。
目前,社會上關于特別國債發行方式有多種揣測,既有直接向央行定向發行的猜測,也有是否會向社會發行的疑問。對此,財政部有關負責人指出,此次發行特別國債將嚴格按照有關法律、法規進行,國債的發行不是直接向人民銀行定向發行,而是采取一定的方式,增加人民銀行持有的國債。
對此,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長李揚分析指出,這意味著特別國債既不是向社會直接發行,也不是向央行直接發行,而是有可能通過某一中間金融機構進行資產置換,增加央行的國債持有規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