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胡菁陳康法鄞州記者站章燕飛陳波
今年三月的一天,記者陪上海同行去東錢湖。當萬達商業廣場、鄞州行政中心、寧波高教園區紛紛從車窗邊掠過時,上海記者脫口問道:“這是啥地方?真像上海浦東。”
這就是鄞州新城區,也是我市“中提升”戰略的重點區塊。如今,新城區北部以萬達商業廣場為中心的商貿區已基本形成,中部行政職能帶全面建成,由30幢商務大廈構成的南部商務區一期工程也已全部動工。“中提升”戰略領導小組辦公室有關負責人說,作為都市引擎、城市窗口,市區南部的這個新城區轉移了老城區的一部分城市綜合功能,增強了全市發展后勁,還為寧波市其他區塊建設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帶動作用。都市南翼新興城區
新城區開發建設管理委員會副主任楊賢侯告訴我們,新城區規劃總面積78平方公里,是集商貿、科技、教育、文化等功能于一體的城市區域,距離寧波核心區僅3公里。五年前,他們以都市新區為目標,組織美國、澳大利亞和清華大學的專家進行規劃方案國際招投標,還請法國、新加坡等國的著名公司設計住宅、景觀、商場、酒店等重要區塊,保證新城區區塊及單體規劃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鳥瞰已基本建成的一期33平方公里的新城區,可以用“城在綠中、綠在城中;城在水中、水在城中”來形容。以行政中心和鄞州公園為主體的城市視覺中心分外奪目;南北向的商業發展軸和東西向的生態休閑軸正在形成;三道綠化帶環繞核心區與河流;四條放射狀的小河構成寬約100米的空間視覺廊道;36個小型公園綠意蔥蘢。穿城而過的奉化江、甬新河與縱橫交錯的河網水系營造了一個“身居鬧市有林泉,不出城區看山水”的居住意境。一批著名品牌的投資者已被吸引到這里:大連萬達集團、金地集團、萬科集團等。他們不僅給新城區帶來優質項目,而且通過這些項目引進沃爾瑪、百安居、喜百度、特力屋等一大批國內外知名企業。
這里已成了寧波中心城區內生態環境美、文化品位高、居住環境佳、創業條件好的現代化生態型都市新區。 “這離不開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老楊感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老城區與新城區的“五路一卡口”連接道路建設,加強兩地基礎設施“無縫對接”,把新城區列入全市“中提升”戰略的重點區域,使新城區在最短的時間內融入寧波大都市的框架。商貿商務比翼齊飛
萬達商業廣場投資25億元,建筑面積52萬平方米。近日,我們在萬達廣場主力店走了一圈,室內全景商業步行街上有160多家服裝專賣店、百貨精品屋、中外快餐小吃和十多家國內外著名品牌店,令人目不暇接。
長椅上坐著一位悠閑的老人,一問,他說自己是鐘公廟街道的農民。他說,五年前,他還要下地種莊稼,現在住進了新居,每個月還可以領到一筆被征地農民養老金,“像城里人一樣退休了。”
第三產業是經濟發展的助推器。隨著“萬達”落戶,帶來了世界第一大零售集團沃爾瑪、位列世界第三的國際建材零售商百安居等等。萬達廣場商貿區基本形成。同時,德國、荷蘭的一批現代物流業企業也紛紛落戶這里。空港保稅物流中心等現代物流業也涌進新城區。新城區已經有年營業額超億元物流企業5家,超千萬元20余家。
據新城區開發建設管理委員會有關負責人介紹,在引進萬達廣場時,大連萬達集團對這個地方生意會不會興旺還心存疑慮,現在他們樂得合不上嘴了,說有三個沒想到:沒想到開業第一天會有那么多人;沒想到開業以后生意仍會那么興隆;沒想到鄞州區的服務工作那么好。
從去年7月起,新城區的商貿商務比翼齊飛。我們在位于新城區南部的寧波南部商務區看到,一幢幢大樓正在建設中,幾十架起吊機伸出長長的吊臂,正在往下深挖。設計高度206米的寧波市工商聯的商會大廈,將是這里的領軍樓。還有寧波僑商大廈、中基外貿大廈、浙江東航、博洋、杉杉、奧克斯……未來三年,這塊土地上將匯聚26家國內外實力型企業的總部,吸引4萬多位白領。這里將成為全市的“財富論壇”。配套完善宜業宜居
人氣難聚是五年前新城區建設者的最大擔心。如今,這個擔心已被人群沖散。沃爾瑪原準備虧兩年,爭取每天20萬元營業額。不料開業第一天營業額就有160萬元,現在平均每天60萬元左右。大型商場提供的一站式購買,為人氣聚集開了個好頭。
至今,鄞州新城區已經累計投資240億元,綜合配套能力達33平方公里。其中,城區綠地面積達340萬平方米,人均享有24平方米,是寧波市目前人均水平的兩倍多。水域面積232公頃,接近總規劃面積的7%。
城市的各項公共服務職能正在日益完善。老年人希望住宅區離醫院近一點,新城區的明州醫院、鄞州第二醫院已經投入使用;年輕人希望接受好的教育,新城區里有高教園區,還有英國式幼兒園;老百姓希望有更多的文化生活,文化藝術中心、圖書館、體育館、寧波博物館、華茂堂繪畫館、紫林坊藝術館如一顆顆珍珠,閃亮在新城區……
五年前,住在江東姚隘路的穆丕風先生面臨老房子拆遷。為了尋找一個空氣清新、交通方便,可以就近購物、休閑的新居,他與老伴足足找了兩年,三年前搬到華泰劍橋才算如愿。平時,他與老伴要分別到寧波市和鄞州區的老年大學去讀書。有課的日子,他倆分別乘363路和101路公交車。穆先生說: “家門口有十多路公共汽車,想去哪就去哪。旁邊還有萬達廣場,想買啥就買啥。”穆先生68歲,他說,住在這里,沒有鄉下的感覺,但是有清新的空氣;沒有城市的喧嘩,卻有現代生活的便利。
劍橋社區居委會柴主任告訴我們,社區一期住戶已經有1850多家。其中三分之一是老市區的居民,此外就是鄞州當地人和來自全國各地“講普通話的人”。柴主任是土生土長的鐘公廟人,她說: “從前鄞縣連縣城都沒有,現在鄞州成了寧波的一個區,新城區又是日新月異,我為自己是鄞州人而感到驕傲。”
一個規劃國際化、建設現代化、經營市場化、管理規范化的鄞州新城區就這樣屹立在寧波核心區南翼,并迅速融入寧波的都市圈。走在今天的鄞州新城區,我們感受到行政中心的大氣,體味到高教園區的書香,看到萬達廣場的張張笑臉和商務大廈的節節拔高。我們深信,這是寧波城市南部一塊充滿活力的新城區,更是一個擁抱明天的新天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