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用自己的腳踏過泗門鎮的道路,用自己的眼觀察這個被黃守羲稱為“小堂占盡一湖春”的小鎮,發現它已經成為頗為現代化的小城鎮,唯一不變的是在梨洲先生筆下的古樸民風。從村里垃圾回收系統,從群眾性文體活動的開展,從科學合理的排污系統設計……林林總總,現代化農村并不比城市落后分毫。
從接觸到的一位位村民,從一樁樁、一件件耳聞目睹的村鎮新事,我們接觸到了原本在城市家庭中,在校園中沒有機會體會到的農村生活。經濟發達的新農村建成后,新農民的生活怡然自得,寧靜而甜蜜。
下鄉歸來已經很多天了,可是我卻常常在安靜的夜晚輾轉難眠。很多時候,在這里看到的一幕幕都會浮上我的腦海,給我巨大的震撼。
我印象中的農村,是貧瘠的小山溝,山溝溝里,是樸實的微笑的農民。他們住在低矮的小房子里,吃著自家種上的蔬菜,過著平實而平淡的生活。而那一天,我對農村的印象被徹底地顛覆了。我看到的新農村,那鱗次櫛比的高樓,那平坦寬闊的公路,那熱情善良的農民。。;蛟S,他們已不能再被稱之為農民了,他們的生活,完全是城鎮化的水平了。三十年河東,寧波的農村就有了這樣的翻天覆地的大變化了。
我曾經向往在城市,找一份普通的工作,過普通的生活,做一個普通人。然而,在那一次下鄉之后,我突然有了一種很強烈的沖動,我要到農村去,到農村的最前線去,我要建設新農村,讓寧波的新農村在我的微薄的努力下,生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