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寧波網訊 (記者羅漣浩)這幾天,余姚大嵐鎮的番薯、棗子賣火了。來當地柿林村土菜一條街游玩的城里人十分鐘愛這種土特產,雖然每公斤賣到22元,每天仍有1000公斤的銷量,當地番薯畝均收入由此高達8000多元,是過去的6倍。這樣的“農家樂”基地,在余姚有近50個,今年除了自身2500萬元的經營收入外,還帶動了周邊2億元的消費。
余姚北靠海,南有山,中間山水縱橫,優越的自然環境使各種“農家樂”項目應運而生。該市因勢利導,投入上千萬元扶持農戶搞開發,吸引城市游客“吃農家飯、品農家菜、住農家屋、干農家活、購農家品”。由于投資少、見效快、參與門檻較低,目前該市參與“農家樂”經營的農戶已經達到3000戶。
“農家樂”大部分利用農民閑置的房屋和生產資料,低成本帶來了低價格,對廣大城鎮工薪階層具有很強的吸引力。該市牟山湖周邊的養殖戶這幾年開起了4家垂釣中心,每個游客一天的消費不超過50元,因此生意火爆。
農戶的收入明顯增加。今年,該市在6個鄉鎮建立了40個楊梅采摘點,最多一天上山采摘的游客多達3萬,全市2萬多噸楊梅有30%以上被這些觀光客買走。雖然增加了包裝、涼亭、座椅等設施的投資,卻節省了采摘和運銷費用,并由此帶動當地餐飲業等創收。
“農家樂”還利用一產與三產的結合,促進了農村產業結構的全面優化。臨山鎮自前年開發葡萄觀光游后,葡萄種植面積以每年70公頃的速度增長,平均售價從3年前的每公斤2.24元增加到每公斤3.08元,今年產值達7160萬元,其收入占農戶總收入的30%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