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圖:人大代表正在認真聽取群眾的意見。(余建文攝)
記者余建文
代表“坐堂”聽民意
“代表同志,俺老兩口都70多歲了,和女兒一起住六樓實在不方便,能否幫我們申請一套廉租房?”10月27日下午,家住海曙藍天路108弄的謝耀安大伯到白云街道白云莊片區人大代表聯絡站反映住房問題。
謝大伯是1962年從安徽返鄉的精簡工,兩夫妻眼下靠政府補助度日。接訪的海曙區人大代表竺朝暉認真做著記錄,在咨詢了相關政策后,他對謝大伯說:“您的情況可能不符合廉租房申請規定,但我會把你的要求如實向有關部門反映,盡可能幫你解決實際困難。”
謝大伯帶著希望走了。沒多久,聯絡站又來了三四個人。整整一個下午的接訪,竺朝暉沒有一絲空閑。
這是街道人大代表接待日的一個縮影。今年6月,街道人大工委啟動了“人大代表進社區”工作,在聯豐路、白云莊設了兩個聯絡站,轄區內22名市、區二級人大代表分成兩組,每周四接待處理群眾的來訪,排憂解難,至今差不多已輪了一遍。
幫忙解難事無巨細
說起人大代表聯絡站,聯北社區的柯月娣大媽連聲夸“好”。她說,以前社區里流浪的野狗很多,大人、小孩都覺得害怕,今年7月底,她向人大聯絡站反映之后,才三四天功夫,白云派出所、區“犬管辦”等就派人來抲野狗,還對一些未管好狗的養犬戶進行教育。至今派出所已抲了三次了,整治后的結果還告訴了居民。有一次,我試著跟人大代表說,社區排練樓蘭拳,還差8套服裝經費沒地方落實,沒想到這名代表馬上聯系單位幫忙解決了,“這本不是人大代表管的事,卻還這么上心,真讓我感動”。
聯北社區近年來私家車越來越多,停車矛盾日益突出,而社區里的兩只地下車庫,卻因為常年積水不能使用。居民周文仙向聯絡站建議,能不能把車庫修好,緩解停車難?人大代表崔廟琪接訪后,到車庫察看了兩趟,將此事提交給街道城建科、區物業辦要求落實。在人大代表的催辦下,小區物業公司開始對車庫進行維修,不久就可使用了。
“在水一方”小區門口是條5米寬的小路,原來有630、631兩條公交線路經過,給居民出行帶來不少的安全隱患。經過人大代表和聯絡站工作人員半個月的積極奔走,兩條公交線路先后改道,贏得群眾一致稱贊。
隨地大小便沒人管、早市噪音擾民怎么治、小孩幼兒園受傷請求調解……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都成了人大代表惦念的大事。區人大代表胡錦堯說,有了聯絡站,也“逼”著我們代表要為群眾解決些實際問題,履行好代表職責。
人大代表聯絡站構架了一座連接政府與市民的連心橋。據了解,聯絡站建立4個月來,共接辦群眾的意見、建議、提案等40多件,大多數都得到了圓滿落實;一時解決不了的問題,也在積極協調中;比較難解決又具有普遍意義的問題,人大代表表示將深入調研,形成議案。“有事,咱們找人大代表去說”成了白云街道不少居民的“口頭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