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里我從“手拉手”小伙伴中借到了亞米契斯著作的《愛的教育》,真是愛不釋手。其中一篇《喀拉布里亞的男孩》使我深受感動。
文中講到喀拉布里亞的男孩剛轉學到班級,老師對他非常熱情,就像大家庭中的主婦——媽媽,同學們更是愛他,把自己最喜歡的寶貝送給他。喀拉布里亞的男孩感到好像回到了自己家里一樣溫暖。
看到這里我馬上想到了自己。記得二年級時我轉學到古林中心小學讀書,我是既高興又擔心。開學那一天,我看到這么大的學校,這么多的學生,這么寬敞的教室,以后我就能在這么優裕的環境中學習,好高興。但由于我從江西鄉下來,沒見過大世面,所以一下子呆住了,也就變得很拘謹,躲躲閃閃的,怕同學們笑話我。可沒想到,那里的老師像媽媽一樣,對我非常好,她親自把我送到一個座位上,還叮囑我的同桌男生——孫乾科,叫他絕對不可以欺負我,并摸著我的頭,慈祥地對我說:“好好學習,老師相信你!”從此,我在班級里成了一個幸運兒,同學們個個都很關照我。有一次,我流鼻血了,當時老師又不在,班長知道后火速跑到我的座位跟前,著急地問:“怎么樣?”“誰有餐巾紙?”副班長已經在大聲地問同學了。這下子,有紙巾的同學都遞了過來,我在大家的“保護”下,也就安然無恙,馬上止住了鼻血。同學們像親兄弟一樣關心我,愛護我,于是我就變得大方、開朗起來。
漸漸地,我感到了我們的班級就像一個大家庭,“媽媽”愛孩子,兄弟姐妹情似海。在這個大家庭中我時刻能感受到一股愛的暖流,流到我的心間。
有了大家的愛,我才有了輕松愉悅的學習環境;有了大家的愛,我才有了全新的希望.啊,愛的力量是多么強大!
我有話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