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電子商務被網絡熱潮再次點燃,但在消費者層面依然有很多難題沒有解決,阻礙著電子商務的發展。
網上購物在發達國家已顯示出較強的發展態勢,而在中國,這種業態才剛剛開始。一項來自零點研究咨詢集團的最新調查結果顯示∶在中國城市地區,10%的市民有網上購物經歷;18~29歲年齡段的高學歷群體對網上購物方式最為放心,在網上購物的可能性也最大;城市居民愿意在網上購買的主要商品是書籍和音像影碟制品。10%的市民有過網上購物的經歷
說到網上購物,可謂是當前購物方式的“新寵”,具有蒸蒸日上的態勢。而在城市居民中實際狀況到底怎么樣呢?
調查數據顯示,約有1/5的市民不知道網上購物這回事情。逾六成的市民雖然知道有網上購物這種購物途徑,但并沒有去嘗試過,囿于種種原因而持觀望的態度。而表示“經常在網上購物”的比例僅有1.4%,加之曾有過網上購物經歷但頻率很少的市民總共比例僅達10%。可見,在城市中僅約有一成市民曾經通過網絡購買商品。
這個10%的比例和以前的很多統計數字相比明顯偏低。根據中國社科院互聯網研究發展中心近日公布的數據表明,2005年有2200萬中國網民進行網上購物,網民網上購物比例達到71%。這兩個比例相去甚遠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兩者的統計口徑不同所致。本次數據的統計基數是城市里的常住居民,而不是通常所用的“網民”概念。這些數據從某種意義上也表明我國網上購物市場尚有巨大的潛力。隨著網絡及網絡經濟的發展,中國網上購物業的發展空間有待進一步拓展。年輕高學歷群體是網上購物的主流消費群通過本次調查結果,我們發現三個群體的特征比較突出∶①網上購物的主流群體是18~29歲年齡段的高學歷群體;②知道網上購物這回事但沒有嘗試過的主要群體是年齡稍長的中等學歷人群;③根本不知道網上購物的人主要集中于50~60歲年齡段的初中學歷群體。
年輕高學歷群體對網上購物的方式最為放心
在我國,網絡本身是個新興行業,許多方面缺乏規范,由此導致許多人對網絡購物方式的可靠性心存疑慮。城市居民通過網絡購買商品者比例偏低,與他們對網絡的低信任度是息息相關的。對應分析結果表明,網上購物的主流群體—18~29歲的高學歷群體,對于網上購物的信任度也相對較高,這與這個群體經常“觸網”不無關系。30~50歲的中等學歷者認為網上購物不大可靠,他們擔心的問題主要集中于擔心個人信息得不到保護、送貨是否準時、有沒有售后服務等問題。而在網上購物是否可靠的認知上,男女兩性間并沒有表現出明顯的性別差異。 書籍和音像影碟制品是網絡售賣的主打產品
如果在網上購物,哪些商品可以在網上購買?市民認為可以通過網絡購買的商品主要集中在書籍和音像影碟制品(CD/DVD)兩大類別上,提及率分別達30.1%和15.0%。另外,不能忽略的一點是,有四成的市民表示不能在網上購買任何商品。
在電子商務迅猛發展的過程中,限制網上購物發展的瓶頸很多,但零點研究咨詢集團的研究人員認為,市民對網絡信賴程度偏低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研究者認為提高對網上購物及至整個網絡的信任程度,至少有兩個方面需要予以提升∶一是交易對象的明晰化;二是增加商品信息的透明度。這兩方面在網絡這個虛擬空間中的表現形式差強人意,與傳統銷售途徑差異很大,在C2C的營業模式中表現尤為突出。這種差異無疑會強烈影響眾多市民選擇這種購物方式的可能性。雖說網上購物方式難以取代傳統的上街購物方式,但伴隨著“新生代”逐漸成為消費的主力軍,網上購物模式的比重亦會發生結構性的上揚。
如e-bay易趣的CEO吳世雄所說,中國電子商務的最大問題是“誠信”。在產品信用、支付手段等多方面都缺乏誠信的社會環境里,電子商務要獲得消費者的認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