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筑揚塵要動態監測
市政協委員、寧波遠東化工集團董事長項文裕對建筑揚塵比較關注。他指出,建筑揚塵污染也是近期影響寧波空氣質量的一個原因。通過對去年10月1日到11月14日寧波空氣質量數據分析,建筑揚塵在寧波空氣污染率中的比重占到了28%。而目前相關部門對揚塵管理又相對滯后,大量建筑揚塵飄浮在大氣環境中。他說,有關部門是否能夠在人群密集生活區和建筑工地聚集的地方增加空氣質量監測點,為執法和監控提供基礎數據,加強空氣污染源的控制和執法力度,一旦監測到大氣不易擴散的天氣就采取相應停工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做到防患于未然。此外,在易揚塵區域,比如建筑拆除現場,也要盡可能強制采取噴水等措施,減少揚塵。
優選樹種清潔大氣污染
對于市民關心的如何降低PM2.5濃度的問題,不少委員也提出了建議。市政協委員、浙江滕頭園林公司董事長傅劍波說,治理污染無非是疏和堵。“堵”就是從源頭上加以控制,比如減少汽車尾氣排放,同時也不妨考慮下“疏”的辦法。
“通過種植特定的樹木,起到為大氣保潔的作用。”他結合自身的工作提出,首先城市應該優選樹種,選擇一些不但經濟容易種植,而且對治理大氣效果好的樹種,比如針對大氣中的顆粒物,可以采用葉面面積大、葉面粗糙多絨毛,或者能分泌黏性油脂汁漿的樹種,比如毛白楊、水杉、銀杏、夾竹桃、月季等,而為吸附氮氧化物,可選擇構樹、無花果、泡桐、石榴等對氮氧化物抗性較強的樹種,通過這個辦法盡可能降低PM2.5濃度。
此外,城市綠化也應該更立體,采用“草-灌-喬”的綠化模式,在城市可供有限綠化面積中,應努力求得單位面積最大生態效益。
私家車可否按里程數年檢
市政協委員、浙大寧波理工學院測試中心副主任江海亮認為,可以從一些細節上改變市民的生活出行習慣,從而達到治理灰霾的效果。
他說,市民生活出行細節的改變,也需要靠相關職能部門在政策上進行一些調整,起到引導和示范作用。他舉例,交管部門一直提倡市民少用私家車,多使用公交出行,也在公交建設方面投入較大,讓乘坐公交越來越方便、便宜,但是否可以考慮更細致的配套:比如現在汽車都是定期年檢,在一定年限內,無論是否使用過車,用多用少都一樣,私家車是否可以根據實際行駛里程進行年檢呢,這樣也是鼓勵少用私家車的一個思路。
此外,一年一度的春節就要到了,還有一些委員也提到了禁燃煙花爆竹這一話題,市政協委員、寧波廣博電視大學外語系主任毛東輝就建議,在城市中心區,除了禁止燃放煙花爆竹,也不得經營銷售煙花爆竹,這也是減少污染物排放的一個手段。
記者范洪
編輯: 李霞君糾錯:171964650@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