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市政府昨天召開全市經濟工作會議,總結今年經濟工作,分析當前經濟形勢,研究部署明年經濟工作。會議強調,我市將大力推進改革驅動、創新驅動,狠抓生態治理、城鎮治理、社會治理、軟環境治理。
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劉奇指出,“雙驅動四治理”是市委貫徹中央和省委新要求的決策部署,是“六個加快”戰略的堅持和深化。
使寧波成為人才愿意來留得住的創新熱土
針對此前市委十二屆六次全會提出的300來項具體的改革任務,劉奇說,要建立“權力清單”、“負面清單”和“服務清單”制度,以敢為天下先的勇氣實施一批重大改革舉措,重塑再筑寧波科學發展的新優勢。
在民營經濟體制機制改革方面,劉奇指出重在建立公平競爭的市場規則。“特別是對市政公用事業、壟斷行業等特許經營領域,要解放思想、勇于探索,切實解決民間資本不能進、不愿進、不想進、不敢進的問題。”
創新已經成為寧波的城市發展戰略。劉奇說,要使寧波成為創新要素密集、創新活力迸發的城市,重點就是要集聚創新機構、創新人才、創新企業,促進創新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
劉奇對于人才的渴望之心溢于言表:“引進培育高層次人才是創新型城市建設的‘頭等大事’。要不惜重金引進一批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千方百計用好已有的人才。要像珍惜自己的眼睛一樣呵護珍惜人才,像愛惜自己的身體一樣重視知識產權保護,使寧波成為知識產權受保護、各類人才愿意來留得住的創新熱土。”
使環保成為碰了就要付出代價的高壓線
針對生態治理,劉奇誠懇地說,當前寧波人民最關切的就是生態環境問題。這些年,我們每年的環保投入超過100億元,寧波環境質量總體保持穩定,但水體、大氣、土壤污染仍然比較嚴重,人民群眾對此意見很大。
他提出要劃定生產、生活、生態空間的開發管制界限,確保生態空間不減少。還要嚴格實行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嚴厲打擊、從重處罰違法排污企業,使環境保護真正成為一條帶電的、碰了就要付出代價的高壓線。同時探索建立橫向生態補償制度,推進以四明山區域為重點的綠色生態涵養區、以象山港為重點的藍色生態海岸帶、以三江流域為重點的休閑生態走廊建設,重現江南水鄉、寧波水韻的美景。
在社會治理方面,劉奇提出:“黨委政府不能像過去那樣大包大攬、包打天下,也不能像過去那樣簡單地花錢買穩定,要更加注重治理能力建設,善于運用法制和制度來治理我們的城市。”
軟環境治理則要打造更具競爭力的發展環境。“要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建立各部門行政審批事項目錄清單制度,向社會公開,清單之外一律不得設置行政審批事項,努力打造審批最快、效率最高、成本最低的軟環境。要把這些工作作為明年正風肅紀內容,進行重點檢查。”
編輯: 李霞君糾錯:171964650@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