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寧波網 |
| 點擊播放按鈕觀看視頻 |
中國寧波網8月19日訊(記者龔一鳴)隨著臺風“梅花”的擦肩而過,以及前幾日的雷雨天氣,寧波年初遇到的“水荒”得到了極大的緩解。記者從今天下午舉行的市水利局新聞發布會獲悉,寧波市30個大中型水庫蓄水量達到了75%,基本可以可以確保下半年全市人民的用水需求。發布會上,市水利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葉立光還通報了寧波當前的水利現狀以及“十二五”工作重點。
“十一五”期間,寧波全市累計完成了水利投資210億元,水利建設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2005—2010年全市累計解決飲用水不安全人口近200萬,在省內率先實現了農村自來水全覆蓋。同時,全市防洪減災能力大幅提升,2006年以來,全市水利工程在麥莎、卡努等多次臺風暴雨影響中發揮了巨大的抗災減災作用。在保障水土資源能力方面,通過一系列水庫建成、擴容和引水等舉措,保障了經濟社會發展對水資源的需求。
截止2010年,寧波累計建有大中型水庫30座,總庫容超過15億立方米,各類水庫、引水工程和大小河道形成約27億多立方米的年供水能力,初步形成了具有防洪、排澇、御潮、抗旱、供水、灌溉、生態等功能為一體的現代水利基礎設施體系。
市水利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葉立光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十二五”是寧波水利從傳統水利向現代水利、可持續水利加快轉變的關鍵時期,全市水利建設規劃投入資金360億元,力爭到2015年,防洪防臺抗旱減災綜合體系基本形成。
葉立光表示,針對寧波大都市區框架的逐步拉大、中心城區與外圍區域聯動發展、協調推進的城鄉一體化發展新格局的形成,到2015年,三江六岸市區防洪能力達到100年一遇,重要支流達到20年一遇;各縣(市)城區防洪能力達到50年一遇,衛星城市及中心鎮基本達到20年一遇;市區平原、余慈平原排澇能力達到10~20年一遇,重點區域達到20年一遇。
在水資源保障方面。“十二五”時期將全面完成境外引水和區域調水蓄水工程建設,新增供水能力3.5億立方米/年,總供水能力達到30億立方米/年;市區原水供水能力達到260萬噸/日,城鎮和農村供水保證率分別達到95%和90%以上;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萬元GDP用水量下降到36立方米以下。
編輯: 莊伊嵐糾錯:171964650@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