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上半年,鄞州區僑辦緊緊圍繞區“三大行動綱領”,根據年度工作思路,全面抓落實,全區僑務工作呈現五個突破:
一是以項目為抓手,招商引資有突破。圍繞重點產業,立足園區招商,在引進項目落戶、推進項目建設、促進項目投產上下大力氣,把項目抓緊、抓牢、抓好,切實以項目為抓手服務開放型經濟發展,推動產業集聚。上半年促成引薦落戶在寧波南部商務區總投資4000萬美元的歐洲華商大廈項目及落戶在濱海投資創業中心總投資2000萬美元的太陽能應用系統項目在今年浙洽會上簽約,促成投資500萬美元的服務外包項目意向落戶南部商務區。
二是以活動為平臺,海外聯誼有突破。“走出去”促聯誼,與新一代香港“寧波幫”的聯系進一步加強,鄉情聯絡范圍進一步擴大。“請進來”拓資源,歐洲企業家考察團、香港國際商會聯合體等一批重要商團和客人應邀參加“浙洽會”。20多位來自加拿大、德國、南非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華僑華人社團僑領,在“省海外中青年僑領創業創新合作交流周”期間應邀來鄞。50多位新老僑(港)胞清明期間來鄞祭祖。著名華人企業家、賽伯樂(中國)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朱敏先生來鄞考察等。1-6月接待來鄞開展經貿合作交流的僑胞和客商有400多人次。
三是以創新為途徑,服務僑企有突破。在浙江萬里學院商學院掛牌建立了“鄞州區僑界企業培訓基地”,探索高校、企業、政府部門多向參與、優勢互補的合作模式,發揮高校人才、管理、科技等資源優勢,為企業在追求和諧發展中找到合適的繼續教育和培訓平臺。為僑界企業組織訂單式培訓和交流,舉辦了一期“人力資源主管”培訓班。與上級僑辦聯動,組織企業參加了“創新與發展”研討班,培訓達70多人次。
四是以活動為載體,引智工作有突破。舉辦了一個“智力、創業、財富、責任”主題論壇。邀請成功創業的回國留學人員演講,為全區僑界企業搭建一個交流創業思路、履行社會責任的激勵平臺,為回國創業留學人員創造一個相互學習交流的機會,為即將走向社會的莘莘學子提供一次創業教育和了解鄞州的生動課程;引進了一個軟件大會。發揮留學人員層次高、網絡廣、信息靈的優勢,促成2008 SaaS在中國——第二屆中國軟件運營服務大會落戶鄞州。本屆大會是寧波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IT會議,也是全國軟件運營服務規模最大、最為權威的會議,對于提升鄞州知名度、促進鄞州軟件信息產業發展有積極影響;制訂并實施一個“海外人才為鄞服務計劃”,對當前及今后一段時期的海外人才引進和服務工作作了具體部署,希望經過3-5年的努力,在僑務引智方面,做大一個引進基地,形成一個服務網絡,引進一批海外人才和項目,樹立一批成功示范和典型,充分發掘和利用海外智力寶庫,推動海外人才為鄞服務。
五是以引導為手段,服務新農村建設有突破。下發了《關于進一步發揮僑務資源優勢,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服務的實施意見》,區鎮聯動,加大為新農村建設服務力度。依托華僑華人的海外網絡優勢,促使下應灣底村的桑果酒、桑果汁源源不斷每月10多只集裝箱銷往海外。借助海外智力和科技優勢,引進香港獨資怡農種業公司落戶鄞州并與寧波嘉誼食品有限公司合作,助推果蔬花木、種子種苗等高效生態農業發展。積極推廣留學人員先進的生態共廁和污水處理項目,為提升農村生態環境服務。促使留學人員在線信息服務平臺與一批農村企業合作,為農村企業提供銷售、OA系統等生產經營綜合性服務。引導接受僑胞捐贈165萬元人民幣用于農村助學、助老等各項公共事業。
六是以和諧為主題,僑界建設有突破。開展了“僑界和諧家庭”創建活動,以僑界家庭為陣地,著力提高僑界家庭成員思想道德和文明素質,進一步激發僑界群眾參與新農村建設的活力和熱情。各鎮鄉(街道)涌現和推選了一批僑界和諧家庭;啟動了“關愛助僑工程”,對全區僑界困難家庭情況進行了一次全面調查,深入掌握僑界困難家庭基本情況,包括家庭經濟情況、致貧原因、家庭成員特長、就業意向等,為下步實施分類幫扶、按需施助奠定了基礎;參與了四川賑災活動,引導廣大僑胞和歸僑僑眷發揚“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精神,以實際行動向汶川災區人民奉獻愛心。據不完全統計,全區僑界向災區捐贈款物逾450萬元人民幣。 (周亞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