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年10月13日 15:37
月滿人齊全,家國兩團圓!令人期待的國慶中秋假期即將同步來臨,家家戶戶都已開始規劃如何度過這難得的團圓與歡慶時刻。
為了守護這份美好,確保大家玩得盡興、行得安全,甬派推出“平安·國慶中秋”特別策劃,為您提供權威的出游提示、安全指南與實時服務。
即將到來的國慶中秋假期,是大家出行游玩、與親友相聚的好時光,令人無比期待。但在開心過節的同時也請注意:騙子“不放假”!每年這個時間段,是各類電詐的多發期,需提高警惕。
記者從市反詐中心獲悉,去年國慶假期,全市共發生電詐案件290起。以案件類別排名來看,發案數位居前兩位的“大反派”分別是:刷單詐騙,107起;虛假購物詐騙,46起。
“刷單詐騙多發,還可以理解。畢竟對騙子來說,‘萬物皆可關聯刷單’。但更需要警惕的是,刷單+理財詐騙的‘殺傷力’最大,一直處于多發狀態,更要注意防范。”市反詐中心相關負責人說,前不久江北就有一起典型案例。
家住文教街道的李先生(化姓),此前接到了一個自稱是某證券公司員工的電話,對方以“一起‘坐莊’牟取暴利”為誘餌,邀請他參與合作投資。出于好奇,李先生按照對方指引,下載了一款投資APP。
初期,李先生投入小額資金后,確實獲得了收益并成功提現。然而,這只是騙子博取信任的慣用伎倆。隨后,一名自稱“助理”的人員聯系上李先生,以“規避監管查流水”等為由,要求他轉換投資方式,要么購買黃金,要么直接提取現金進行線下交易。
所幸,就在李先生按照對方要求,前往某小區停車場準備進行“兩金”(資金與黃金)交接時,反詐勸阻人員及時趕到并成功攔截。警方分析指出,這是一種“線上詐騙+線下取現”的新型復合詐騙手法,該手法自去年出現以來,今年呈現高發態勢,民眾需格外留意。
“江北區去年國慶假期共發生18起電詐案件,排第一的就是刷單詐騙,其次是購物詐騙。”江北區反詐中心相關負責人提醒,近期刷單詐騙又進入多發期,廣大市民務必要提高警惕,牢記“天上不會掉餡餅”,陌生人發來的鏈接不要點,陌生人推薦的APP也不要下載。
國慶中秋假期,除了刷單詐騙有極大可能繼續多發外,虛假購物詐騙帶來的風險也不容小覷。以假期出行場景為例,熱門城市的酒店一房難求,價格也水漲船高,此時不少平臺上涌現出大量“低價代訂酒店”服務,而這些看似劃算的服務,而這很可能是騙子精心布下的陷阱。
海曙就曾發生過這樣的案例:一名女子在搜索旅游攻略時,看到“全網低價訂酒店服務”的廣告,便主動添加了對方的聯系方式。據該女子回憶,“前幾次訂都順利成功了,于是我就相信了這個渠道。”然而,等到她要出發了,不僅沒有收到酒店預訂成功的確認短信,此前對接的聯系人也徹底失聯……
除了繞開監管平臺直接實施的虛假購物詐騙,“燒腦型”電詐陷阱同樣值得警惕。鄞州區大學生小林(化名)近期就險些在購買演唱會門票時中招。
此前,小林打算趁國慶假期去看某明星的演唱會,無奈她沒搶到門票。不久后,她在某社交平臺上看到有人“轉讓門票”,立即私信聯系對方。經過協商,雙方談妥以1000多元的價格交易兩張門票。
然而,在交易環節,對方給小林的電子郵箱發送了一張帶有二維碼的演唱會海報。小林掃碼后發現,頁面不僅需要填寫個人的身份信息,顯示的收款商戶還位于廣東,這讓小林心生疑慮,對方卻稱這是“平臺合作賬戶”。
等小林完成支付后,系統隨即顯示“支付超時”。此時,一名自稱“在線客服”的人員主動聯系她,以各種理由誘導小林下載涉詐APP,并要求開啟屏幕共享……所幸,小林的反詐意識較強,察覺到不對后立即停止操作,并向派出所咨詢,最后確定果然是一個騙局。
鄞州區反詐中心相關負責人向記者透露,去年國慶假期,鄞州共發生電詐案件64起,其中虛假購物詐騙占比最高,“比較多見的就是各種消費優惠陷阱,騙子常借助假期消費蹭熱點。今年的情況,大概不會有太大變化。防范要點就在于——不貪!”
市反詐中心相關負責人還提醒,公眾也需警惕機票退改簽詐騙。
近期就有市民唐先生(化姓)想趁著假期回一趟老家。他購買機票沒幾天,就接到一個自稱是某航空公司“客服”的電話,對方不僅能準確報出他的航班信息,又以“航班延誤”為由要給補償……唐先生信以為真,最終被騙近4萬元。
此外,游戲交易類詐騙,尤其是針對未成年人的,同樣不容忽視。因為假期孩子能長時間觸網,容易被網上的“免費送游戲皮膚(裝備)”等套路迷惑,進而墜入陷阱。
[責任編輯:吳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