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年08月26日 15:13
“我在敘利亞當軍醫,救過無數人,但現在……我需要你的幫助。”
近日,海曙的李女士(化名)收到一條QQ好友申請,對方自稱是“敘利亞戰地軍醫”,因為兩人有著相同的宗教信仰,兩人聊得十分投緣。幾天后,“軍醫”突然發來求救信息——“再不轉賬,我可能死在敘利亞!”
對方稱自己辦理退役手續需要人民幣,但卡里沒有錢了,只能向李女士求助,如果不及時交錢可能會喪命,并承諾回國后馬上還錢。
李女士覺得這位“軍醫”正直又善良,怎么可能是騙子呢?于是立刻轉去了1萬元“救命錢”,可當她正準備第二次轉賬時,鼓樓派出所民警找上了門,接過她的手機查看轉賬信息和聊天記錄,告訴她這是典型的網絡交友類詐騙,李女士這才如夢初醒,承諾不再轉賬,并刪除了對方好友,成功保住了卡里的錢。
詐騙套路解析:
1.尋找目標,精心包裝人設
詐騙分子在各類媒體、交友平臺物色目標。他們精心包裝身份,偽裝成 “軍官”“軍醫”“高富帥”“白富美”等形象。核心是利用目標渴望愛情或助人心理,打造一個符合目標期待的人設。
2.獲取信任,建立情感基礎
詐騙分子通過持續的情感關懷或共同的愛好、信仰進行互動,一步步騙取受害人的信任。
3.提出虛假需求,誘導轉賬
詐騙分子謊稱“有急事需要錢”向受害人求助,或“有投資機會”帶受害人投資,最終要求向指定賬戶大額轉賬。
4.銷聲匿跡,卷款消失
一旦受害人完成大額轉賬,無力再持續地轉賬匯款或表露懷疑的態度,詐騙分子便會卷款消失。
警方提醒:
處處貼心的“網友”也許只是盯上了你的錢包,廣大市民面對網絡上的各類信息要時刻保持清醒,涉及轉賬的一律三思而后行,如遇可疑情況,請第一時間撥打96110(全國反詐專線)求助!
[責任編輯:吳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