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革開放以來,浙江經濟迅猛發展,其中大型專業市場的興起對浙江會展業發展起了強有力的推動作用。浙江專業市場數量多,規模大,綜合能力強,輻射范圍廣,被譽為中國“市場大省”。寧波市服裝市場、義烏市中國小商品市場、紹興市輕紡市場、永康市五金市場、海寧市皮革市場等在全國乃至世界都享有盛名,為會展業的形成和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寧波消博會與服裝節、中國(義烏)國際小商品博覽會、中國(紹興)紡織品博覽會、中國(余姚)塑料博覽會、臺州塑料制品交易會等相繼成為浙江省乃至全國重要的品牌展會。浙江會展業以地方特色產業為依托,成為浙江會展業發展的獨特模式。
2006年浙江經濟穩步發展,會展產業以區域集群經濟為基礎,繼續保持良好發展態勢,整體水平上了一個新臺階。2006年浙江會展業呈現以下新特點:
展會規模擴大辦展質量提高
2006年浙江省杭州、寧波、溫州、義烏等地共舉辦各類展覽約410個,比上年減少約20個。其中,杭州舉辦世界休閑博覽會等國際性博覽會,使得杭州全年辦展數量有較大的增幅,比去年增長16%。義烏近年來會展業受到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以義博會為龍頭的義烏會展業飛速發展,2006年辦展數量增幅達36%。省內其他城市2006年會展業發展平穩,整體較之上年略有下降。2006年展覽面積達280萬平方米,同比增長7%。單個展覽會平均展覽面積6829平方米,比上年增加736平方米。全年辦展直接收入約為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了近133%。從全省來看,2006年單個展覽面積擴大,收入迅速提升,對會展資源的整合和開發帶來了明顯的反哺效應,辦展規模、質量和效益明顯提高。種種跡象表明,浙江省會展業正在逐步走出近年來簡單的數量擴張困局,正在由數量擴張向質量提升轉變。
2006年全省冠有“國際”名稱的展會約68個,占展覽總量的16.6%,同比增長1個百分點。其中,義烏全年國際展比重最高,達到52.6%。義烏近年來以建設國際商貿城市為目標,以會展帶動外向型經濟發展,2006年城市外向度和外貿依存度分別達到31.2%和29%,來自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8000多名外商常駐義烏小商品市場,經批準在義烏設立的境外企業代表處600多家,占全省的1/3強。在會展業發展定位上,義博會為首的義烏會展業立足國際化發展方向,取得了長足發展。參加2006年義博會的客商,來自五大洲的161個國家和地區,其中來自發達國家客商占50%以上,5天展會期間境外客商16056人,占總客商103205人中的比重達16%,較上年增長12.5%。
展館競爭多元化區域合作加強浙江會展業在本世紀初掀起了建設場館熱。杭、寧、溫等城市紛紛上馬投資興建現代化場館,對會展業的發展帶來了許多機遇。目前全省展館近100萬平方米,室內展覽面積約30萬平方米。由于缺少熟悉展館經營的人才,給展館經營帶來了影響。近年來,隨著展會發展要求提高以及會展業競爭加劇,像杭州真正能承辦大型展會的場館仍然沒有,許多要來杭州辦展會的機構來轉了一圈又走了,因此失去許多發展機會。
政府主導型與市場導向型展會并駕齊驅
我國處于會展經濟發展的初級階段,政府主導型會展還將繼續存在。近年來,陸續舉辦的各類政府主導型展會成為政府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和地區實施外向型戰略的重要載體。商務部主辦的義博會、消博會,地方政府主辦的休博會、西博會,已成為促進經濟發展和對外交流的平臺,亦成為打造城市名片的有效手段。政府主導型會展在政府的有效引導和管理下,有序發展。
同時,浙江特色塊狀經濟是浙江會展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據國家統計局對全國532種主要工業產品調查,浙江有56種特色產品產量居全國第一,居前10位的產品有336種,全省產值超過億元的各類特色產業區塊有500多處,涉及100多個大小行業的20多萬家企業,產值占全省工業總產值的65%左右。浙江省特色產業優勢,成為浙江發展會展業的有效資源,也成為會展業發展壯大的持續動力。浙江省會展業的市場化運作程度明顯高于全國其他省市。
2006年底在浙江余姚舉辦的中國塑料博覽會,是國內塑料及相關行業中規模最大的經貿盛會,也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專業性博覽會。連續8屆塑博會的成功舉辦,使其成為中國塑料業界的名牌會展,有“中國塑料第一展會”之稱,被商務部評為中國100家最具影響力的品牌展會之一。余姚擁有年銷售額超過200億元的中國塑料城和年銷售額超過450億元的中國塑料城網上交易市場,是中國最大的塑料原料集散地。同時,余姚及周邊地區涉塑企業,塑料制品業十分發達,年銷售額達二三千億元。這樣一個巨大的產業群催生了塑博會這樣的服務平臺,并進一步促進中國塑料城的自身發展,推動當地塑料產業技術水平和市場競爭力的迅速提高。塑博會已成為國內外最新塑料信息傳播的平臺。
同樣,依托小商品市場優勢發展起來的義博會,以市場為導向,健康快速發展。據資料顯示,1998年政府對義博會投入1000萬元,之后逐年遞減100萬元,直至2006年已不再對展會投入,義博會完全市場化運作并取得較好效益。
民營企業成為參展主力軍
浙江民營企業實力強,活力足,2006年浙江民營企業共計出口45..03億美元,居全國前列。在省內舉辦的各類會展中,民營企業在參展企業中占據“半壁江山”。如2006年義博會參展企業2000家,其中民營企業就占到了85%以上。
另外,中小企業成為專業觀眾的重要來源。據調查,派員參加展覽會的企業,以員工數量在500人以下的中小型企業為主,比例達到了75%以上。
出國參展促進浙江外經貿新發展
隨著政府加大對企業“走出去”政策扶持,2006年浙江省外貿企業通過各種渠道赴境外參展,出展攤位較2005年有小幅增長。隨著浙江省外經貿工作快速發展,浙江企業利用政府鼓勵開拓國際市場有利政策,參加省、市外經貿機構組織的出國展會和新興市場的專業展,上規模的大中型展團明顯增多。此外,浙江塊狀經濟明顯,企業“走出去”愿望強烈,一些產品對路、成交額高的國際知名展會成為一些有實力的中小企業青睞對象,這些企業直接向規模大、服務好、專業性強的展覽公司報名參展,比例達到全省出展總攤位數的60%左右。
同時,國內一些品牌會展開始走出國門,如中國華東進出口商品交易會(2006大阪展),其中,浙江團共組織了128家企業,166個攤位,300多人參展,是第一大交易團。此次展會是幫助浙江省企業“走出去”開拓日本市場的一次嘗試,有效地推動了浙江企業和商品進一步拓展海外市場,同時為浙江省中小企業提供了一個開拓日本市場的有效平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