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連日報 記者姜云飛
從渤海之濱到黃海岸畔,2007年的春天,新經濟浪潮波濤洶涌;從成熟的城市中央商務區到新興的產業先導區,創新的旗幟下,大連現代服務業迅猛發展。
在大連市現代服務業發展工作會議上,市委書記張成寅說:“發展現代服務業是推進工業化、現代化進程的必由之路,是實現科學發展、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選擇,是衡量城市綜合競爭實力和現代化水平的重要標志。”
市長夏德仁說:“發展現代服務業對大連的重要性,再怎么強調也不過分。”
“緊密結合大連在東北亞區域經濟發展中輻射帶動作用的發展要求,結合推進國際航運中心建設的發展需要,結合世界服務業大規模轉移的發展機遇,分層次、有重點地推進現代服務業加快發展。堅持服務東北、服務環渤海、面向全國、輻射東北亞,逐步構建起與國際航運中心和新型產業基地建設相適應的生產性服務業體系,與生態宜居城市建設相銜接的消費性服務業體系,加快推進三次產業融合互動,實現現代服務業跨越式發展。”這是市委、市政府《關于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的指導意見》,給大連提出的目標,也是現代服務業為大連描繪的前景。
天降大任,東北振興和老工業基地改造,賦予大連擔當區域經濟領跑者的歷史使命;風云際會,國際航運中心和東北亞重要國際城市建設,讓大連義不容辭地肩負區域發展服務平臺的重要職能;厚積薄發,歷經20多年的沉積與變革,大連已經具備了轉變增長方式,優化產業結構,將傳統產業向現代服務業躍升的基礎。到2005年,全市服務業增加值實現972億元,服務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45.2%,對地區生產總值的貢獻率達到43.6%。全市現代服務業框架體系初步形成。
定位:給城市一個支點,撬動未來
有人把現代服務業比作經濟標尺,它在一個國家和地區經濟總量中所占比例的高低和水平,是衡量該國和地區經濟結構的重要指標,代表著現代經濟的發展方向。美國、日本、英國等發達國家服務業多數已達到三個“70%”的水平,即服務業產值占70%左右,GDP增長的70%來自于服務業的增長,服務業吸納了70%的就業人口。有人把現代服務業比作“綠色聚寶盆”,發展現代服務業可以全面提升城市服務功能、占據產業鏈條“高端”,實現經濟“綠色”發展。現代服務業的典型產業形態,無不體現“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科學發展觀理念。以知識創新、科技孵化為特征的科技型服務業,以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和人才供應為基礎的軟件和信息服務業,以創意產業為依托的動漫游產業、會展經濟,以生產要素流通為內容的物流、金融服務,都具有巨大的行業牽動能力和產業輻射功能。以會展經濟為例,經濟拉動能力為1:9,即1元投入可以間接帶來9元產出。以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為例,1個軟件工程師的需求可以帶動4個人就業,其國內增值效益是100倍,而資源消耗和環境污染,與傳統產業相比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