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離上海世博會開幕還有1263天的時候,來自100多個國家和10多個國際組織的近300名代表今天歡聚在上海浦東,參加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第一次參展方會議,共商上海世博會籌備大計。就在離他們不到5公里的地方傳來打樁機的陣陣聲響:上海世博會園區的基礎建設正在快馬加鞭。
按照世博會的慣例,一般在舉辦前2-3年召開第一次參展方會議。由于上海世博會招展工作得到了各國積極響應,上海世博會組委會決定今年舉行會議,邀請眾多“地球村”的“村民”光臨上海,共襄盛會,向他們全面介紹辦博進程,增進世界對上海世博會籌備工作的了解。同時也期待通過回答來賓關切的問題,進一步推動各項參展事務的落實。
國際社會對上海世博會反響熱烈
截至昨天,已經有94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正式確認參加上海世博會,大大超出了今年50至70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確認參展的預定招展目標。其中,12個國家任命了政府總代表,24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確定了項目牽頭單位和負責部門,16個國家還派出技術團隊來華,與上海世博會組織者就相關參展問題進行了深入的磋商和交流。僅今年1月以來,上海世博事務協調局就接待了包括意大利總理普羅迪、加蓬總統邦戈、阿根廷副總統西奧利在內的50多個國家的340多批次官員和企業代表來訪。不少國家表示“一定要在上海世博會上有精彩表現”;有些國家領導人承諾“要盡最大努力為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成功做出貢獻”。
上海世博會中國政府總代表華君鐸認為,國際社會對上海世博會的反響熱烈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獨特模式和巨大成就獲得了全世界的首肯;二是“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主題具有國際性和時代性,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能在其中找到各自的訴求;三是在黨中央和國務院的領導下,全國上下對世博會給予了全力支持。自從今年3月22日溫家寶總理向世界各國發出參展邀請后,推介宣傳上海世博會就成了我駐各國使館開展外交活動的重要話題之一。正是他們不辭辛勞的“穿針引線”,才有了第一次參展方會議上的高朋滿座。
世博主題從動遷中率先體現
今年9月1日,300多名世博動遷家庭的孩子在閔行浦江鎮向明世博中學、黃浦區一中心世博小學、荷花池世博幼兒園開始了新學期。市中心名校把優質教育資源輻射到動遷基地,讓孩子們在家門口聆聽名師講課。正是對“城市,讓生活更美好”辦博主題的生動演繹。
5.28平方公里的世博園區涉及動遷家庭1.8萬戶、企業272家,是建國以來上海最大的單體動遷項目。到今年6月底,居民搬遷全部完成,并陸續搬入設施齊全的配套住宅。動遷居民的住房條件明顯改善,戶均面積由動遷前的20多平方米增加到現在的75平方米。
目前,園區內99%的動遷企業已經簽約,而為適應上海世博會建設進度,作為具有近百年歷史的中央特大型骨干企業———寶鋼集團浦鋼公司,更從大局出發,用戰略眼光結合集團長遠發展來統籌考慮搬遷工作,確定了整體搬遷計劃。至此占整個園區總面積40%的土地已經騰清。目前浦鋼新廠址選在長江口的寶山區羅涇鎮,占地面積約..8平方公里,是原廠面積的1.8倍,建設目標是符合環保標準的高起點現代化精品鋼鐵基地,預計明年第四季度正式建成投產,浦鋼廠由此也獲得再次騰飛的機遇,遷入新址后產量將在過去基礎上翻番。世博會為上海中心城區環境改善、產業結構調整和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契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