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綜合本報和新華社消息:首屆中國中部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今天在武漢閉幕。本屆文博會合同簽約項目216個,合同資金總額129.04億元。意向性合同簽約42個,總金額為21.75億元。文博會現場交易3147.5萬元。此外還有數十個中部文化產業開發項目在進一步洽談中。
文博會奉上精美“文化大餐”
由文化部、廣播電影電視總局、新聞出版總署和中部六省及武漢市共同舉辦的首屆文博會,融會了長江文化和黃河文化,不僅向來自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嘉賓奉上一道精美的“文化大餐”,并且為有志于開發中國文化產業的海內外客商提供了價值千億的商機。
本屆文博會執委會編制的《中部六省文化產業投資項目指南》共匯集了山西、河南、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和武漢等六省一市文化產業投資項目691個,主要涵蓋文化娛樂、媒體傳播、出版發行、旅游休閑、體育健身、創意設計、文化設施等門類,項目總金額近1000億元人民幣。
據悉,本屆文博會的客商人數為1萬余人,觀眾達30.1萬人,其中,專業觀眾2.63萬人。文博會提供的展位總面積為16.7萬平方米,折算成標準展位是5682個。
崛起戰略彰顯中部優勢
去年以來,隨著中國促進中部地區崛起戰略的實施,中部地區獨特的區位優勢和資源優勢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彰顯,與海內外各地的經貿活動空前活躍。自2005年9月在武漢設立采購中心以來,聯合國難民署當年在中國采購的商品達到1000萬美元。目前中部地區已有1300多家企業參與其采購招標。
“發達的文化是經濟發展的強大動力和引擎。”湖北省副省長周堅衛向與會的中外嘉賓說,“中部六省舉辦這一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的目的在于挖掘文化內涵,展示文化成果,交易文化項目,優化資源配置,推進中部文化事業繁榮與文化產業發展。”
讓文化成為經濟增長點
涵蓋了長江、黃河兩大文化的中部地區,文化底蘊深厚。近年來,中部各省深入挖掘、整合各具特色的傳統文化資源,使之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在本屆文博會上,山西的鼓樂、安徽的黃梅戲、河南的豫劇、江西的瓷樂、湖南的卡通表演、湖北的武當武術同場競技,令人目不暇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