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屆中國寧波人才科技周即將舉辦,這是市委、市政府實施科教興市、人才強市戰略的重大舉措。此前市政府舉行的新聞發布會稱:對人才、科技交流載體平臺進行優化整合,使之互相貫通、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必將有力提升人才、科技平臺的品牌效應、規模效應、互補效應和綜合效應。這是一次“交流論劍”。
首屆人才科技周由7個板塊組成,除了“人才論壇”和“人才科技宣傳周”是新設置的以外,其他板塊都是原有的:“高洽會”是我市首創的在全國有較大影響力的引進國內高素質人才智力的重要平臺;“高交會”是每年舉辦的促進科技進步、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綜合性科技合作交流的重要平臺;“工業設計展覽會”是迄今國內最高檔次、最大規模的工業設計領域會展;“創業大賽”是目前國內極具影響力的科技類創新創業大賽;“海外人才創業行”是實施留學人才集聚工程和吸引海外留學人員來寧波創業的重要平臺。
這些板塊總起來說,分屬人才、科技兩大領域。人才與科技是互為載體的。離開了人才,科技不存在;離開了科技,人才無用武之地。從人才角度看科技,通過這樣的整合,使參會的2萬余名各類人才能夠親眼目睹科技創新成果在寧波落戶、轉化,提升寧波的自主創新能力,使創新創業的環境更好,成就事業的機會更多,必將吸引更多人才來寧波創新創業;從科技角度看人才,通過這樣的整合,促使900多項科技創新成果與創新人才對接,與人才科技開發主體———企業對接,激勵人才創新創業,更能加快科技創新成果的轉化和創新型城市的建設。
人才、科技交流載體平臺各自發揮了很好的作用,但原先比較分散,各搞各的,把它們集中在一起,是一種“打通”的機制。人才和科技兩大領域雖自成體系,但又是相通的。按照從分散到統籌、從單一到聯動的思路,應把人才和科技工作的平臺、政策等資源整合起來,把強有力的人才科技工作鏈建立起來,形成互相貫通、互為依托、互動發展的工作格局。推而言之,教育、科技、人才三者之間也應該整合起來,教育是基礎,科技是主導,人才是關鍵。這樣,“科教興市、人才強市”就形成了互為依托、互相促進的有機整體。
當然,整合不是若干板塊的簡單相加,不是只追求規模效應。在整合過程中可能會有某些磨合,但最終應達到融合。集聚起來不難,難在整合、融合、提升,要搞得更有氣勢,發揮集聚效應,又要搞得更有優勢,做大做強品牌。
我想,“交流論劍”的思路也具有一定的普遍意義。在“統籌”、“聯動”的大格局下,要打破那種“自我封閉”、“自成體系”的工作圈子,建立更加開放的工作理念,不僅要“在圈子外思考,在圈子內探索”,而且要在行業之間、區域之間、學科之間、界限之間,能打通的盡可能互相打通,整合資源,提升層次,擴大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