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0屆中國大連進出口商品交易會開幕。整個世界博覽廣場中心展廳內,大連企業“軍團”成為最引人注目的群體。大連港、造船、機車、大顯、瓦軸等知名企業都排出強大陣容,展位裝修大氣,眾多中小連企也不甘落后,打出產業配套的旗號。據統計,大交會上大連企業共有200多家,占參展企業的1/4。
這的確是一個讓人欣喜的數字。然而,反過來看,這個數字又讓人感到憂慮。大連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參展的大連企業占1/4,這是大連企業之幸還是大連展會之不幸呢?
一年一度的廣交會,在展覽大廳內涌來全國各地的企業。在這個展會里尋找為數不多的廣州當地企業,還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廣交會有門檻,不是任何企業、任何人都能夠參加或進入的,參與者必須要具備相當的資質。來自全國的企業和來自海內外的商戶為了爭取這有限的名額,幾乎把主辦方的門檻踏破。要通過資質篩選,又要與現場眾多的參展企業做形象PK,廣州企業在這樣的展會里早已被淹沒掉了。
軟交會,這是中國四大國家交易會之一。世界博覽廣場展廳里,來自全國的軟件企業上百家,大連企業只占其中一小部分,這樣的“比例”才是合理的。
每年一度的深圳住交會,大連的地產企業經常會組團參展或觀摩。反觀大連的房交會,本地企業是幾乎百分之百的主角,偶爾只會有丹東或省內其他城市的樓盤參與,這就是差距。
什么時候,大連的展會不再是大連企業唱主角,這就是大連會展業水平更上一層樓的時候。大連的參展企業可以將展會視為一個展示整體形象和綜合實力的平臺,但大連的展會形象也需要更多的來自大連以外的、有全國影響力的參展商去提升。
會展業是大連的招牌產業。把這個產業做大,要充分依靠市場行為。希望大連的展會上,大連企業占的比例少些再少些,全國各地踏破門檻來參展的企業多些再多些。(作者:趙暉)
|